從日本友人大東仁處征集的“突擊一番”安全套和星秘膏。
12月1日,參觀者在陳列館參觀。新華社發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開館儀式現場(12月1日攝)。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1日舉行開館儀式并試運行。作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分館,這里是中國大陸首座經“慰安婦”親自指認的、以“慰安婦”為主題的紀念館。中國與韓國有關人士和社會各界群眾300多人出席了開館儀式。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由八幢淡黃色的兩層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陳列館的外墻上,掛著十幾顆由鉑晶制成的巨大“淚滴”。
陳列館院內有一個震撼人心的主題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吳顯林創作,以二戰時隨軍記者拍攝的中國戰場上懷孕的朝鮮籍“慰安婦”樸永心照片為創作原型。雕塑由三位“慰安婦”組成,其中身懷六甲的“慰安婦”為主要人物,她身形虛弱,一手護住腹中胎兒,一手搭在另一婦女背上,顯得無力、無助與無望。
陳列館共展出了1600多件文物展品、400多塊圖板、680多幅照片,其中兩件國家一級文物顯得尤為珍貴。一件是已故“慰安婦”雷桂英老人生前捐贈的消毒劑高錳酸鉀,這些大型顆粒的高錳酸鉀是南京湯山原日軍高臺坡慰安所發給“慰安婦”用作衛生措施的,是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的重要罪證。另一件為松下富貴樓慰安所為“慰安婦”檢查身體時使用的內窺器。此外,還有從日本友人大東仁處征集的“突擊一番”安全套和星秘膏。安全套上不僅印有日軍的標志,還有4個漢字:突擊一番,意為“進攻最厲害”。星秘膏則是讓日軍和安全套配套使用的。
據了解,1937年底,侵華日軍占領南京之后,將利濟巷2號改造為“東云慰安所”,將18號改造為“故鄉樓慰安所”。利濟巷2號樓上第19號房間是朝鮮籍“慰安婦”樸永心當年被拘禁的地方。2003年11月21日,她曾經來現場進行指認。利濟巷成為唯一經在世的慰安婦指認的慰安所。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