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副教授說,演藝界涉毒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亞文化、圈子文化,所以在毒品方面比其他群體更易擴散。
【同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禁毒教研室副教授 張黎)
這反映出來了一些圈子存在這種大家以吸毒為一種交際方式,甚至說你不吸的話,可能我會遠離你,這是我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解說】近年來,隨著新型毒品的蔓延,不少青少年群體也開始涉足毒品。數據顯示,僅2014年,北京市就查獲涉毒未成年人100余名。不久前,媒體曝出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學生聚眾吸毒,不少學生被警方帶走。此后,經警方證實,該校16名涉毒學生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這也表明了一種涉毒向青少年、高校學生擴散的趨勢。
而對于青少年來講,包括在校的高校學生還有低齡的一些學生,他都存在一個特殊的心理年齡這么一個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程度,都沒有達到比較完善的情況。所以當毒品、吸毒這種行為、這種亞文化侵蝕過來的時候,往往他們難以形成很好的抵御能力和防御能力。
【解說】單純的吸毒在中國并非刑事犯罪,《治安管理條例》與《關于禁毒的決定》中有相關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嚴重者將會進行社區戒毒甚至強制隔離戒毒。當問及是否由于處罰較輕,所以吸毒人員容易復吸時,張黎解釋道,國外有些國家已經將吸毒入刑,但會采取較輕的社區服務的處罰方式代替徒刑,這與中國的處罰方式異曲同工。
反復吸毒成癮其實它是一種病癥,按照我們《吸毒成癮認定辦法》第二條首先就講了,吸毒成癮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腦病,對于這種已經達到一種疾病狀態的人,我們就不能單純采用處罰的方式,還是要對他進行救治。
【解說】張黎說,中國在監管方面還存在待完善的空間。
這個社區戒毒確實存在一定的管控不到位的情況,這個本身管控是有難度的,這里一方面體現的是難度,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的法律給予了這些接受社區戒毒的人員充分的信任。
【解說】因為吸毒的隱蔽性和私密性,查處已成為了世界難題,公安機關只能采用倒查的方式。吸毒次數只能以現場抓獲計算,戒毒跟進困難。與此同時,毒駕等行為又對公共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對此,張黎借鑒國際經驗,建議對重點人員實行年檢制度。
但是對于一些行業內部,可以設定一些風險防范(制度),比如說高管、特種高危作業的人員,確實應當對他們進行(吸毒)檢測,那么你在簽合約的時候可以加入這個條款。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