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收購糧食有二十多年了,今年玉米價格如此連續性的大幅下跌,十幾年沒有遇到過。”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田村的糧食收購大戶劉先鋒對華商報記者說。
玉米不僅是我省關中地區的主要農作物,也是東北、華北地區重要的農作物。用它制作的爆米花、熬的稀飯和制作的攪團是不少人的喜愛。其實,玉米在餐桌上的用量已是微乎其微,其主要用途是用于養殖業的上游——飼料。今年國慶節后,陜西地區的玉米價格突然出現大幅下降,“收購價格從每市斤1塊多錢,直接下降到每市斤六毛五分錢,真可怕!就這還沒有人愿意收。”劉先鋒。
玉米價格為什么出現十幾年都沒有遇到過的斷巖式暴跌?一粒小小玉米價格的暴跌對相關產業鏈會帶來什么影響?未來來看,玉米價格會不會出現繼續下降?
玉米種植戶:價格下跌觀望惜售 等明年漲價
“往年不等玉米棒子拉回來在地頭就被客商搶完了,每斤最高能賣一塊二左右,今年到現在了價格還在八毛錢以下。”渭南市富平縣王寮鎮軍寨村一位姓王村民告訴華商報記者。
11月14日,華商報記者在該村民的家里看到,他家的8畝玉米顆粒堆放在平板房房頂上、院子里晾曬。他介紹說,以現在的收購價格賣掉今年的玉米,減去種子、化肥、澆地、收種等費用,基本上可以說不賺錢,如果把自己和家人的人工費加上,可以說今年的玉米是賠錢了。不過,現在不著急賣,等到明年夏季看看價格能不能漲上去。
種植玉米的種植戶大多不愿低價銷售。
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田村的一位王姓農民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年玉米剛收獲時,收購價一度跌到了6角多,和往年1.1元的收購價相差太大,價格太低,根本就沒人愿意賣的。近期隨著養殖大戶的飼料需求增加,玉米收購價緩慢上漲,這幾天漲到了8角,但是與去年相比還跌了三成左右。看到這樣的價格,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賣,都在觀望看看明年春季價格能否再漲上去。這位農民說:“我們不著急賣,把玉米晾曬在家里,大多都會等到來年收麥前后賣掉。”
華商報記者上周在該村看到,許多農戶家里外晾曬著玉米。
收購商:不愿意收玉米 糧庫空蕩蕩
糧食大跌致使整個糧食流通商處于停收觀望狀態,有的玉米收購商暫停了收購。
11月25日,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田村,這里有一家規模較大的糧食收購商,老板劉先鋒告訴華商報記者,“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收玉米的價格是每斤1.10元左右,現在基本上是0.8元左右,浮動也就是一分二分錢。價格越低越不敢收,擔心繼續下跌,放到了手里就可能虧損。”
“往年此時,收購商都會在10月前后,新玉米收獲之時,收購玉米等待價格來年上漲。但是,今年的行情真是在出乎意料,誰也沒想到會跌,并且是連續下跌,跌幅這么大,還可能繼續下跌。現在不敢積壓,只有確定了買家和數量,才敢按市價逐漸收購。”劉先鋒介紹說。
華商報記者在這家玉米收購糧庫看到,倉庫里僅有少量的玉米,整個糧庫看上去空空蕩蕩。
“不僅是我們不愿意收,我們的同行絕大部分都不愿意收,都害怕現在八毛錢收,到明年如果跌到七毛錢,豈不知虧大了!”劉先鋒說,“玉米主要是需求量小,不像小麥,雖然價格也有下跌,但是我們還在大量收購,面粉廠的需求很大,只要有貨,就能賣出去。而玉米現在銷售也是問題。”
數據:價格下跌總成本上漲 每畝玉米賠13.65元
陜西省物價局10月30日的報告顯示,今年我省玉米產量、總成本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平均出售價格、收益均有所下降。從調查情況看,今年我省玉米每畝產量461公斤,較去年增加了28公斤,增幅超過6%。但是,豐產并不意味著豐收。我省今年玉米每50公斤平均出售價格為88.62元,較去年的114.39元減少了25.77元,減幅22.53%。
讓農民叫苦的不僅是玉米價格的大幅下降,同時種玉米的總成本上升。
省統計局調查顯示,由于生產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今年我省玉米生產總成本為每畝855元,較去年818元增加37。元,增幅4.5%。出售價格下跌,產值下降,收益減少。今年玉米每畝凈利潤為-13.65元。現金收益為471.69元,較去年640.42元減少168.73元,減幅26.35%。收益減少主要是出售價格的大幅下跌和總成本上漲所致。
華商報記者在走訪的這幾個村子里發現,今年玉米幾乎“不賺錢”,有些甚至還賠錢,但大部分種植戶說,來年還會繼續種玉米。一些種植戶稱,如果不種玉米,種植其它經濟農作物,需要投入的資金、技術更高,風險也大,短時間沒辦法替代。如果不考慮人工成本,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種玉米多少還是有收益。另外,現在年輕人在外打工成為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中老年人種地的收入只是家庭的副業,對農民家庭收入影響不大。
原因:市場需求不足 國家糧庫已經飽和
那么,今年玉米價格出現突然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西安市農委種植業處郭處長分析,就目前來看,主要原因有,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下跌,進口玉米價格低。國內玉米經過多年豐收后,被政策性大量收儲,至今年庫存高,幾乎沒有多余的庫房再繼續收購。加上相關行業的需求放緩,國內的飼料等企業減少了收購。
另外,郭處長介紹,今年國家臨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確定為“國標三等”1元/500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71%,自2007年國家推出玉米臨儲政策以來,臨儲價格首度出現下調。另一方面目前國際市場玉米期貨持續走低,導致國內玉米價格低位運行。
“今年玉米價格走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場需求不足,供給嚴重過剩。同時,國家糧庫飽滿,已經沒有多余的倉庫繼續收糧,今年降低了收購價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陜西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霍學喜分析。
蒲城縣農業局局長劉東年分析稱,拿蒲城來說,今年小麥和玉米產量比去年增加15%,全縣玉米總產量達27萬斤。賣不上價,產量高是一方面,主要是玉米口岸進口價低,一斤才五六毛錢,國內養殖業需求減少,工業用糧也大幅下滑等因素。
陜西咸陽國家糧食儲備庫李經理對華商報記者說,國內玉米從2007年開始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后,臨儲價格從2007年的0.7元/斤漲至2014年的1.12元/斤。去年陜西玉米收購價在1.1~1.2元左右,但今年的價格只有0.8元左右。目前儲備庫還沒有開始收購,主要原因是庫存多。今年,國家出臺玉米臨時收儲新政策,玉米收購價格比去年降低0.12元/斤(降幅約10%),但各地市場的實際反應遠比這更劇烈,玉米收購價格與期貨價格普遍降低20%以上。
影響:飼料成本下降 豬肉雞蛋價格走低
不過,飼料加工商和養殖戶卻在玉米大跌中獲得了利好,不少飼料加工和養殖企業都是玉米價格下跌的受益者。受生豬價格攀升和玉米價格下降雙重影響,生豬養殖盈利空間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扭虧為盈。近期玉米價格持續不斷下降,致使生豬養殖利潤進一步擴大。
霍學喜分析稱,國內玉米價格的下降,至今影響到以玉米為原料的飼料價格,并傳遞到豬、雞等養殖產品成本下降,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豬肉、雞蛋價格從升轉降。監測數據顯示,經過上半年的持續上漲,到8月底豬肉價格達到今年以來的頂點24.14元/公斤,隨后,開始緩慢下滑,到11月中旬回落到22.30元/公斤。雞蛋零售價格,在7月到9月經過一番快速上漲,最高曾達到10.63元/公斤。此后,一路下跌,到11月中旬回落到10.27元/公斤。
省物價局 11月25日公布數據顯示,鮮豬肉(剔骨后腿肉)全省平均銷售價每500克13.48元,比18日下降0.15%。
不過,霍學喜也表示,飼料成本只占到養殖成本的一部分,最終消費豬肉、雞蛋價格還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而且,價格傳導一般有3個月的滯后性,最終價格下降比例并不能簡單地完全劃等號。
華商報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玉米除食用、飼料用途外,還用在釀造、淀粉、生物制藥、粘合劑等行業。玉米種子淀粉含量在70%-75%。工業上用玉米生產的淀粉,用于多種抗生素的生產。做淀粉將胚芽去除,生產玉米胚芽油,剩余部分生產玉米蛋白粉,進一步可生產玉米肽。
霍學喜介紹說,國際原油價格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時候,為解決能源問題,在工業上用玉米淀粉來合成燃料乙醇,來代替石油,然而,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沒有必要用玉米來合成燃料乙醇,這也是導致全國玉米庫存增長,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市場走訪:雞蛋每斤4.2元 鮮豬肉每斤13.5元
昨日,華商報記者走訪西安市多處肉蛋市場發現,普通雞蛋零售價格每斤在4.0~4.5元之間,普通五花肉零售價格在16元左右。在西安市南二環興化巷的一家社區生活超市,華商報記者看到,普通雞蛋每斤4.2元,五花肉每斤16.5元,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雞蛋價格這幾天略微上漲,但比起7月份還是下降了約1元。給超市送貨的豬肉批發人員說,鮮豬肉市場價約每斤13.50元,本周大部分生豬價格每斤已跌破8元,預計近期生豬、豬肉價格仍將呈下降走勢。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生豬市場自9月初開始轉入下跌后至當前,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從18.2元/公斤跌至了16.2元/公斤,回到了7月1日前后的價格水平。歷時近2個月,跌幅10%以上。導致下跌的原因其之中,飼料成本的大幅下跌起到了主要作用,玉米價格不到3個月的時間從2.4元/公斤以上跌至了1.9元/公斤附近,下跌幅度達到20%以上。當然,豬肉價格和供需關系最密切,隨著年關等節日的臨近,豬肉需求增多,價格會有小幅波動。
未來預判:玉米價格下跌 產業鏈末端表現最明顯
近日有報道稱,因為單產和播種面積提高,2015年度國內玉米產量估計在2.23億—2.25噸,比上年增長約3.35%,創下了歷年來的最高產量。而國內玉米收購價格在國際上處于最前列。國內玉米價格目前面臨兩個最大,全球最貴的玉米收購價,居于全球首位的玉米庫存。消息人士稱,政府可能會因此在明年初的3月種植季開始之前公布新的玉米價下調措施,縮減大規模庫存。
馮永輝分析,在高庫存以及需求下降的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之下,玉米價格在短期內很難止跌上漲。雖然近期由于玉米種植戶惜售,玉米價格略微回升,但玉米下跌速度大于豬價下的速度,考慮到玉米的高庫存以及未來的價格會繼續低迷,這將影響到豬肉價格的回升。而豬肉需求即將迎來全年消費需求最旺季,豬價有望迎來止跌反彈。隨著玉米價格的下跌,其價格下跌正在加速滲入產業鏈的中下游,尤其是在其末端表現的最為明顯,比如豬肉、雞蛋、淀粉等。
華商報記者 劉百穩 文/圖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