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環境下,還有人敢頂風上?如果屬實,不是張宏志弱智就是臨汾市委整個班子弱智。”
“過去,有的干部準備提拔,就有人寫信告。一告,這個干部就放放吧,這一放就把人家給耽誤了。”
山西省紀委曾擔心,外界可能會質疑“查誣告是打擊報復匿名舉報人”;省委常委會:堅決要查處。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對于匿名誣告、制造謠言這種歪風邪氣要堅決壓制下去,決不能讓誣告陷害、制造謠言在山西橫行。”
2015年5月,一封匿名舉報信,被送到了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桌前。同樣內容的舉報信,還被寄到了北京。
在反腐風暴持續的當下,舉報信的內容看起來觸目驚心:2015年年初,為了當縣委書記,時任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縣長張宏志給臨汾市委書記羅清宇行賄了價值200萬元的字畫和20萬美金,另向推薦考察張宏志的臨汾市委常委們各行賄5萬—10萬元。
反腐高壓下,山西真的還有如此明目張膽的賄選?一封匿名舉報信引起的官場震蕩,由此開始。
“這種大環境下,還有人敢頂風上?”
2015年5月,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收到了一份舉報信。信的內容直指山西省臨汾市多名廳處級官員涉嫌一起賄選。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權威資料顯示:匿名信除了舉報張宏志向臨汾市委書記羅清宇和多名市委常委行賄外,同時舉報張宏志有生活作風問題。
此時正值張宏志擬提拔為縣委書記的公示期。2015年4月14日,臨汾市委組織部發布了《干部考察預告》。預告稱,1964年出生的襄汾縣縣長張宏志被確定為縣(市、區)委書記人選考察對象。5月5日,山西省委組織部也發布了公示,稱張宏志擬任縣(市、區)委書記。
抓了這么多高級別官員,羅清宇和臨汾市委常委們還有這么大膽子?看到舉報信的多名山西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得知舉報信內容后十分震驚。
山西省紀委一名副廳級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在幾年前的山西,如果發生這封舉報信說的內容,山西人并不會意外。但最近一年多經歷了塌方式腐敗后,抓了那么多省部級和廳局級官員,還有這樣的事,讓人不敢想象。
此時的山西,已有7名省部級官員被查,包括4名省委常委。山西共轄11個地級市,截至當時已查了4個市委書記。2014年6月,運城市委書記王茂設被查;8月,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被查;10月,大同市委書記豐立祥被查;12月,忻州市委書記董洪運被查。
“這種大環境下,還有人敢頂風上?如果屬實,不是張宏志弱智就是臨汾市委整個班子弱智。”上述廳官說。
舉報信是從北京寄出的,除了寄給王儒林、山西省紀委、山西省委組織部外,也同時寄給了中紀委和中組部。
2015年11月18日,臨汾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予強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山西經歷過塌方式腐敗后,官場變化非常大,之前跑官要官、拉票賄選等行為基本上已經很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這樣的舉報信,說臨汾市委整個班子出現賄選,省里覺得應該高度重視”。
“大家都知道,這兩方面的問題都是要害問題,經濟問題就像‘后腦海’,打著了就要命;生活問題就像屎盆子,扣上了就洗不清。”2015年10月,王儒林在一個內部會議上透露,接到匿名舉報信后,山西省委責成山西省紀委查清楚。
“舉報不屬實,屬于誣告”
張宏志被舉報賄選的消息,也傳到山西省委組織部。
2015年4月,山西省委組織部一名廳級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當時山西空缺15個縣委書記崗位,這些空缺至少有8個是因為原縣委書記違法違紀被查出現的。廉潔,成為經歷過塌方式腐敗后山西選拔官員的第一標準。
山西省委組織部相關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在挑選縣委書記人選時,與已落馬的省部級和廳局級官員有染的官員被排除在外,考察期間和公示期間有舉報的,不管舉報是實名還是匿名都要查,查出問題的立馬會被拿下。此外,組織部門還聯合紀委、房管、工商等部門對考察人選的房產、家屬經商情況進行調查。經得起這系列調查的官員,才可能進入公示環節。
為防止帶病提拔,山西此輪選拔縣委書記與過去還有不一樣:全程差額,全程記名推薦,全程廉政審查等。
“你推薦的縣委書記將來被查出問題,推薦人都要被追究責任。”山西省紀委一名官員說。
此前南方周末記者曾了解到,因審查嚴格和壓力太大,山西呂梁曾有五十多名符合縣委書記選拔標準的處級官員主動放棄參加縣委書記選拔,不愿意參加選拔的官員的人數,占符合選拔基本條件人員的一半。而一些拍著胸脯保證自己沒問題的官員,很快被發現存在嚴重的貪腐行為被查處。
在山西省和臨汾市兩級組織部的審查中,張宏志也未被發現有重大的貪污行為。11月19日,上述山西省委組織部官員再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張宏志通過了嚴格的廉政審查,沒有查出問題。
山西省紀委一名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接到匿名信后,山西省和臨汾市兩級紀委對匿名信的內容是否屬實進行了排查與初核,既沒有發現類似舉報,也沒有查到張宏志向羅清宇等行賄的線索、證據。而在山西省和臨汾市兩級組織部的審查中,張宏志也未被發現有重大的貪污行為。
5月,經過了山西多個部門多番調查的張宏志被任命擔任山西夏縣縣委書記。
“經過調查和研判,匿名信對張宏志行賄市委書記買官的舉報不屬實,屬于誣告。”山西省紀委一名官員介紹。
臨汾市紀委副書記樊奮強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雖然有匿名舉報,但張宏志還是通過了組織部和紀委等部門嚴格的審查。
7月3日,匿名信事件兩個月后,山西省陽泉市委書記洪發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有長期觀察山西官場的人士認為,11個地市抓了5個市委書記,如果羅清宇真的受賄提拔了張宏志,恐怕他也難逃黨紀國法的制裁。
2015年9月,上級部門基本認定對張宏志的匿名舉報是誣告。匿名信被轉給了臨汾市紀委。查出匿名誣告者是誰,成為臨汾市紀委的一個任務。
“堅決要查處這種誣告”
在匿名信被認定為誣告后,山西省紀委曾多次開會研判。11月20日,山西省紀委新聞發言人范晉昌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最開始有這樣的擔心:如果查誣告,外界可能認為山西在打擊報復舉報人。
打擊報復舉報人的情況,曾在山西官場出現過。一名熟悉山西官場的知情人士透露,幾年前曾有一名山西官員舉報準備提拔為副省長的任潤厚,但任潤厚還是當了副省長,舉報者反倒被免了職。2014年8月,任潤厚落馬,當時舉報的內容被證明部分屬實。
這次,雖然上級部門經過調查,證實張宏志是被誣告,但有過舉報人被貪腐官員打擊報復的先例,山西省紀委關于外界可能會質疑“查誣告是打擊報復匿名舉報人”的擔心不無道理。
1 2下一頁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