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訊
隨著軍改大幕的拉開,軍民融合的管理體制也將朝著理順并提升融合效率方向發展。上證報報道稱,從目前的跡象來看,軍民深度融合指向戰略新興產業
在剛剛閉幕的深圳高交會上,作為軍工電子國家隊和信息產業主力軍,中國電科以新成立的深圳智慧城市研究院牽總,攜創新院、15所、電科軟信、中電海康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網安等單位參展,凸顯中國電科“智慧城市”建設的國家隊實力,給軍民融合發展一個很好的注腳。
在航空領域,以中航工業為主角的央企軍工,也是在軍民兩個領域不斷拓展。在核電板塊,中核集團與中廣核等并肩齊行。而軍工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安全的現實需要,更為衛士通、綠盟科技等軍民科技類公司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是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題之一。而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特別是即將推出的重大項目,將引領軍民融合聚焦“戰略新興”產業。
11月中旬,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空間基礎設備建設開放政策、軍民融合政策和衛星遙感數據共享政策,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組網、多網協同”的發展思路,建立多用戶委員會,更好服務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充分發揮在軌衛星資源效益。
這僅僅是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布局戰略新興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國家發改委獲悉,除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外,有關方面將啟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等一批重大工程,包括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智能電網成套設備、核電設備等新能源設備等等,這些項目都將對軍民融合提供舞臺。
在國務院23日發布的《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中,也可見“軍民融合”的身影。
“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低空空域開放”。而據記者了解,有關低空空域改革的最新方案已經上報,最快今年年內落地。
安信證券機械軍工首席分析師鄒潤芳也非常看好軍工板塊,其研究團隊認為,“國防建設力度的加大、國家意志體現出的決心以及軍報開始密集報道,可能意味著軍改頂層方案或許已經處于內部討論階段,離真正公布日期已經為時不遠。由此,看好未來國防信息化、資產證券化及軍民融合。”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國崛起,必將有與之匹配的軍事實力,軍工資產化必將加速推進,將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吸引眾多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尤其是小公司進入空間巨大的市場,未來成長空間非常大。
投資策略上,銀河證券表示,軍民深度融合將在兩類市場上獲得重大發展:一是市場前景向好,民企參與積極性高的領域,包括無人機和電子信息,重點推薦海特高新、威海廣泰,關注宗申動力、奧普光電等;二是民企具備技術引進、成本等優勢的領域,包括航空裝備和智能裝備,重點推薦海特高新、四川九洲,關注川大智勝、利君股份、新研股份、航新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