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訊
商務部:爭取早日恢復光伏產品自由貿易
商務部11月17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言人沈丹陽指出,應歐洲光伏產業聯盟的申請,歐委會于今年5月5日對最低限價調整機制發起期中復審。申請方指控中國企業大量申報低價,拉低了基準價格,要求將中國企業報價從作為最低限價調整依據的彭博社價格指數中排除,意在通過復審抬高最低限價,提高中國產品進入歐盟的價格門檻。
商務部為此組織行業協會和企業進行積極的法律抗辯,并與歐委會調查機關進行多次磋商。經大力工作,11月4日,歐委會作出披露,基本認同中方的抗辯意見,指出中國企業報價增加是因為中國光伏產品市場份額擴大,而且中國價格的降幅并未大于國際價格,兩種價格走勢相近。也就是說,包含中國價格在內的現行基準價格,能夠反映全球光伏產品價格總體情況,不需要改變。鑒此,歐委會擬終止該項調查。
商務部將繼續與歐委會加強溝通和協商,爭取早日恢復光伏產品的自由貿易,促進清潔能源的廣泛利用,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做出應有的貢獻。
航天局:加快制定空間基礎設備建設開放等政策
17日從航天局網站獲悉,由中國衛星應用產業協會和中國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主辦的中國國際衛星應用展覽暨高峰論壇于12日-14日在京舉辦。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出席會議并講話。
田玉龍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空間基礎設備建設開放政策、軍民融合政策和衛星遙感數據共享政策,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組網、多網協同”的發展思路,建立多用戶委員會,更好服務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充分發揮在軌衛星資源效益。
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賬戶透支無額度限制
外匯局11月17日發布《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匯發[2015]36號,簡稱36號文)政策解答。
外匯局表示,36號文規定跨國公司外債總規模應小于(等于)凈資產的1倍(同時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5%)。據此,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在該規模以下的任何金額內申請備案外債額度。已借未還的外債計入該額度。
外匯局稱,跨國公司凈資產增加超過20%的,經主辦企業申請,外匯局可以根據企業申請為其調增外債總規模上限;跨國公司凈資產減少超過20%的,外匯局應當為其調減外債總規模上限。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中的賬戶透支應符合銀行經營慣例和國際通行規則,但透支時間應合理。
新加坡RQFII額度擴大至1000億人民幣
央行11月17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新加坡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擴大至1000億元人民幣。
擴大新加坡RQFII額度,是兩國在金融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有利于增加新加坡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擴大境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也有利于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財政部發文支持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據財政部網站11月17日消息,財政部印發《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從2016年開始,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集中支持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力爭用3年時間,在各農業綜合開發縣初步形成1-2個優勢特色產業,以省為單位各形成10個左右、在全國初步形成百個資源比較優勢大、產業鏈條延伸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扶持內容主要圍繞完善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鏈展開,具體包括:種植業涉及的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基地、農產品儲藏保鮮、廢棄物加工利用等;養殖業涉及的種畜禽(包括水產)繁育、標準化養殖基地、畜禽(包括水產)交易場所、飼草種植、飼料加工、糞污無害化處理、有機肥加工等;加工及流通業涉及的加工基地、原料倉儲、成品儲藏保鮮、冷鏈物流、產地批發市場等。同時,鼓勵發展“互聯網+農業”,積極支持優勢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