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榮近照。 李永鋒 攝
老兵王啟榮放棄大城市生活守陵35載
“烈士陵園有多大,我的世界就有多大”
11月初,筆者在廣西邊陲那坡縣初識王啟榮,他一頭銀發、滿臉皺紋,但身體壯實、精神矍鑠,言行中顯露出一位老兵特有的氣質。
王啟榮告訴我們,走下戰場不久,他去那坡烈士陵園祭奠犧牲的戰友,看到陵園內荒草叢生、雜亂無章,新修葺的900多座烈士墓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見此情況,他主動向上級申請守陵,經同意后便在烈士陵園中安家。幾年下來,他平地修路、除草鋪磚、栽花種樹,鋪下近萬塊石磚,種下7000多棵松柏、木棉,讓陵園面貌煥然一新。
1986年10月,王啟榮被調到南寧工作。南寧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雖然都很好,但王啟榮的心卻始終忘不了陵園里的那幫老戰友。3年后,他再次要求調回那坡烈士陵園,一干又是二十多年。
王啟榮了解到,一些烈士上了戰場后就與家里失去聯系,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有的烈屬至今都沒有與陵園取得聯系。為此,他一邊守陵一邊尋親,幫助烈士親人早日前來掃墓祭奠。
廣東廉江籍烈士藍介只有姓名被刻在墓碑上,其他資料信息早已丟失。藍介的家人曾多次來廣西尋找,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都無功而返。上世紀九十年代,王啟榮多次前往廣東和眾多參戰部隊尋找藍介的家人,終于在1998年與藍介的家人取得聯系。王啟榮清楚地記得,當他抱著藍介的遺物來到烈士家中時,烈士的母親眼淚縱橫、癱坐在地:“兒啊,媽媽終于找到你了……”
此情此景,讓王啟榮的內心深受震動。這些年,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搜尋烈士親人的工作中,先后幫助8名犧牲戰友找到家人。與此同時,他還四處搜集烈士的故事、照片和遺物,讓人們永遠記住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如今,那坡縣烈士紀念館已整理出360多位烈士的歷史資料供人們參觀、學習。
在當地,很多人認為守陵沒出息、不吉利,這讓王啟榮找對象都成了“老大難”。親戚朋友都勸他離開陵園:“世界這么大,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何必成天守著烈士陵園?”可王啟榮不為所動:“烈士陵園有多大,我的世界就有多大!”
最終,他等來了那個理解他,支持他,愿意陪著他的女人。筆者采訪當天,正巧遇上王啟榮的妻子蘇秀蓮前來送飯,蘇秀蓮告訴我們:“在我眼里,丈夫也是真英雄。”
如今,年近花甲的王啟榮正慢慢變老,而他守護的這方英雄熱土卻越來越被人所熟知。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祭掃、瞻仰,王啟榮覺得付出再多也值了。
羅志勇 許 東 胡保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