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演員來說,不管是演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能演到入木三分就是本事。說到那些經典的反派,大家會想到誰呢?《還珠格格》里的“容嬤嬤”、《宰相劉羅鍋》里的“和珅”,《黑洞》里的“聶明宇”、《征服》里的“劉華強”,每一個都讓人恨得牙癢癢。其實還有一個角色,曾經被稱為“國民反派”,當年可是全民痛罵,他就是《渴望》里的“王滬生”。今天就好好說一下“王滬生”的扮演者孫松吧。
按照現在流行的詞說,孫松應該算一個“星二代”吧,他的媽媽是家喻戶曉的老藝術家韓影。孫松從小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他曾回憶自己小時候是一個“熊孩子”,喜歡調皮搗蛋,曾經為了養鴿子把家里的糧票都賣了,結果被媽媽一頓打。沒想到這個胡同的“搗蛋鬼”,后來卻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演員。
不過孫松的從藝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他曾經多次報考中戲、北電等藝術院校,都沒有被錄取。就這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終于在1984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北電84表演班后來也培養出了非常多優秀的男演員,除了孫松之外,還有王志文、羅鋼、胡亞捷、陸劍民、常戎等,個個實力派。
提到“國民電視劇”這個詞,那標準太高了,收視率和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了,最重要的是能夠影響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照這個要求來看,老版的《西游記》和《紅樓夢》肯定算,《還珠格格》應該也算,還有一部就是二十六年之前萬人空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