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將“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為這個環境日的主題,旨在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美麗中國的全民行動,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恰逢其時。今年7月21日—23日,一場世界級的盛會——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在宜賓召開,這也是我國舉辦的首個世界級動力電池行業盛會。
屆時,瞄準“動力電池之都”目標前進的長江首城宜賓,將與世界“對話”,向各界賓朋展示宜賓市近年來奏響的低碳經濟發展樂章,展示宜賓市積極為世界提供優質綠能的生動場景。
作為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舉辦地,以“綠色”為發展底色,加快實現“雙碳”目標,宜賓早已有行動和成效——
2022年3月,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頒發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成為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
零碳,是四川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除了公司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產制造等環節不斷改造和創新外,宜賓豐富的水電等清潔能源也成為四川時代零碳工廠的助力。數據顯示,宜賓每年超過300億度的發電量中,約73.5%是水電,而寧德時代宜賓工廠80%以上能源來自于可再生能源水電,每年可減少40萬噸碳排放。
好事成雙。5月13日,從宜賓三江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公司與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聯合打造的展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成果的碳大腦智慧平臺,取得新進展,預計將于今年6月底在三江新區東部產業園能源港建成。這個“碳大腦”建成后,將成為聚合充換電基礎設施監控、綠色出行推廣、交通碳積分記錄的智慧平臺。
不論是四川時代零碳工廠,還是“碳大腦”建設,皆是宜賓以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堅持以新產業引領新發展的生動場景縮影。
時針回撥到“十三五”開啟之初,宜賓市委、市政府搶抓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等歷史機遇,聞風而動,作出謀劃長遠的產業轉型發展決策:發展動力電池產業!
在宜賓市第五次黨代會上,宜賓市首次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成長型新興產業之一,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部件,成為重點發展的方向。
隨后,宜賓市大力推動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7年5月,引進鋰寶新材料、光原鋰電兩個項目,宜賓正式開啟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了動力電池產業的從無到有。
2019年9月,引進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項目,標志著宜賓動力電池產業踏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龍頭寧德時代年產能225GWh動力電池項目的持續“加碼”,宜賓強力推進動力電池產業“建圈強鏈補鏈”,吸引產業鏈配套企業紛至沓來。5年來,天華超凈、德方納米、貝特瑞、大族激光、聯贏激光、遠東股份、科達利、長盈精密、震裕科技等企業先后在宜賓布局,落地動力電池及其配套產業鏈項目51個、總投資1177億元,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3000億元以上。
風起三江之濱,潮涌長江兩岸。
如今,一個世界級的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正在宜賓加速崛起。目前,全市已建成動力電池年產能60GWh、今年底將達90GWh,預計全年生產動力電池80GWh以上、實現全產業鏈產值700億元以上。
基于動力電池及其配套產業鏈項目加速聚集態勢,當前,宜賓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動力電池產業,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的決策部署,全力落實“動力電池之都”建設,打造以三江新區為核心,從上游基礎原材料到6大組件再到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1+6”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這,也是宜賓積極搶抓綠色低碳轉型機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主動選擇。
來源:宜賓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