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7日電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7日消息,為積極落實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相關工作要求,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復工復產、恢復活力,在推動落實《上海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實施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拓展,于近日印發《上海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事項》,從10個重點事項方面提升市場主體感受度,激發市場主體信心和活力。
例如,在融資服務升級方面,一是銀行開戶及支付手續費減費讓利。落實好減免銀行開戶費。鼓勵銀行在減免一個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基礎上,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收全部賬戶管理費和年費。對公跨行10萬元以下轉賬按不高于政府指導價的9折收取手續費,鼓勵對公本行10萬元以下轉賬免收手續費。取消支票工本費、掛失費,取消本票和銀行匯票手續費、工本費、掛失費。鼓勵銀行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安全認證工具的年費和管理費實行免收或優惠措施。
二是深化無縫續貸試點。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推進無縫續貸深化試點工作,實現貸款到期和續貸周轉無縫對接,力爭首期無縫續貸業務增量達100億元。形成示范效應后擴面推進,力爭到2022年年底前實現無縫續貸業務增量達1000億元左右。
三是建設上海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平臺。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合格投資者和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參與主體提供信息透明、價格公允、風控嚴格、安全高效的交易平臺,拓寬私募基金份額轉讓渠道。
四是擴大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效應。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一次性外債登記試點及融資租賃公司母子公司外債額度共享業務試點,大幅提升上海跨境投融資收支和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
五是提升跨境業務數字化水平。推動銀行開展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線上方式為企業辦理資本項目業務,以電子化材料替代原紙質申請材料。
在跨境貿易便利方面,一是優化高新技術貨物口岸查驗模式。創新海關風險防控機制,開展跨關區布控查驗,對高新技術企業進口的真空包裝、防光防塵、恒溫儲存等特殊包裝貨物,免于口岸驗核,轉而在目的地實施驗核,減少口岸事中干預,降低貨物質損風險,提升通關時效。
二是船公司碼頭作業費(THC)一站式公示。優化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收費公示系統。引導口岸各收費主體通過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收費公示系統公開收費目錄清單并強化動態更新。推進上海口岸船公司主要航線THC、文件費一站式公示。
三是拓展國際貿易特色金融服務。在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新增預付款項下的匯出匯款、貨貿項下的匯入匯款功能,推出專享融資金融產品,包括退稅快貸、運費融資、出口信保組合包、進出口食品安全綜合保險等,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
在科創培育賦能方面,一是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通過扶持特色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服務券等方式,提供精準化、高質量服務。力爭到2022年年底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總量達到5000家。
二是優化技術合同登記服務。在全市各區符合條件的企業中推行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登記告知承諾制,增設技術合同登記服務點,便利技術交易主體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
三是簡化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辦理。將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辦理納入“一網通辦”平臺,實行告知承諾制,進一步簡化優化辦事流程。在平臺上顯示監督檢查結果,使標準成為企業對市場的“硬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