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財政局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公眾關切,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逐步完善政務公開機制,著力打造陽光透明財政。
一是在廣度上做文章,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除涉密部門外,市本級所有部門的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全部向社會公開。2017年,包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人大辦公廳在內的104家單位公開了本單位的部門預算信息,占市直預算單位的96.3%,更好地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
二是在深度上求突破,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全面深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實現“四本預算”全覆蓋,市本級財政支出已細化公開到項級科目。及時向社會公示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政府采購公開”專欄,依法公開監督處罰信息,打造陽光采購。主動公開政府債務限額及總額等具體指標及對區(市)縣轉移支付情況,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披露產業投資基金和PPP相關信息,激發社會資本的參與熱情。
三是在力度上下功夫,進一步強化宣傳效果。除在政府門戶網站及財政局網站對預算執行、財政政策、工作動態、行政處罰、人事任免等政務信息進行公布外,還廣泛利用報紙、電臺、微博、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平臺,對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對新頒布的財政政策加以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注,擴大財政公開影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