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下,省財政廳緊跟中央財稅改革節奏,對照全省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細化工作舉措,建立健全制度,加強績效管理,有序有效推進重點改革。
一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報請省政府出臺了優化全省財政支出結構實施意見,明確7項優化工作舉措,著力解決當前支出運行管理中存在的“越位”“缺位”問題。立足于加快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補償體系,擬定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立足于完善財政政策支持體系、加大財政獎補激勵機制、支持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載力等方面,擬定了財政支持農牧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政策的意見。深入開展了省與市(州)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調研工作,為下一步出臺政策意見奠定了基礎。
二是加大盤活存量資金力度。全面摸清底數,堅持激活存量與優化增量并舉,通過“收、調、減、控”等措施,全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特別是針對部門申報政府采購計劃緩慢現象,對兩個月未報采購計劃的項目,嚴格執行凍結并收回采購額度制度,督促加快政府采購進度。截至7月底,全省共盤活存量資金356億元,占上年末存量的91%。
三是構建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將部門預算內項目支出全部納入績效目標管理,提高目標指標質量,不斷優化省對下財政管理綜合績效考評機制,目前納入績效管理的項目和資金達到1800個、5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