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環境保護和持續的減稅讓利清費政策,組織稅收收入的形勢依然嚴峻。“營改增”實施后,國稅部門征管力量不足,地稅部門征管手段弱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稅收征管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作為市政府組織收入的主管部門,聊城市財政局充分發揮牽頭引領作用,積極協調市國稅、地稅部門,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在強化稅收征管,堵塞稅收漏洞方面,積極探索,通過采取全方位推進國地稅聯合辦稅、實施地稅委托國稅代征地方稅費附加、開展以涉稅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為支撐的稅收保障工作,在重點領域建立稅收執行聯動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挖潛堵漏增收,上半年在組織收入方面成效顯著。
一、全方位推進國地稅聯合辦稅。實施國稅與地稅部門聯合辦稅,是新一輪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既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納稅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共享涉稅信息、加強稅源管控、防范稅收流失。針對我市國地稅聯合辦稅工作情況,市財政局積極協調國地稅部門,在完善國地稅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整合服務資源等方面積極探索,在執法、服務、信息共享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今年5月底,九個縣(市、區)均整合了現有辦稅資源,共建立了聯合辦稅大廳14個,服務窗口169個,采取了“一人雙機雙系統”或“一人一機系統切換”的方式,實現了“一人受理,國地稅業務通辦”的工作目標,簡化了辦稅流程,極大的方便了納稅人,稅收征管質效進一步提升。市級聯合辦稅大廳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已全面裝修改造完畢,8月份開始運行。今年上半年通過聯合辦稅增加稅收4639萬元,國地稅聯合辦稅取得明顯成效。
二、積極開展地稅委托國稅代征地方稅費附加。2016年,面對營改增后地稅部門“以票控稅”手段的弱化的征管新形勢,聊城市財政局主動協調兩個稅務部門,開展由地稅委托國稅代征地方附加稅費工作,國稅部門在營改增后征管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識大體、顧大局,全力配合地稅部門的工作,積極開展代征地方稅費附加工作,僅2016年下半年就增加地方稅收5800萬元,今年上半年增加稅收7300萬元,有效地堵塞了稅收征管漏洞,這項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三、建立涉稅信息應用管理平臺,積極開展稅收保障工作。當前稅源結構復雜,稅源零星分散,大量涉稅信息掌握在包括經濟主管部門在內的第三方手中,稅務部門由于信息缺失,稅收征收難度大。在這種形勢下,聊城市財政局大刀闊斧地開展稅收保障改革,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涉稅信息資源,打破部門、行業間信息封閉和不對稱狀態,實現了稅收征收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有力保障了稅收持續穩定增長。完善工作機制。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建立涉稅信息采集傳遞標準化流程、稅收執法協助工作規范、定期督導通報制度、經費保障制度等配套方案措施和長效機制。構建信息平臺。建立連接各縣(市、區)和41家市直協稅單位的全市涉稅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實現涉稅信息的互聯互通和涉稅信息標準化獲取機制。截至目前,共采集第三方涉稅信息數據600多萬條。分析稅收疑點。建立了科學、常態、快捷、高效的涉稅疑點信息調查處理和分析利用工作機制,加強對信息數據的提取、加工、處理和綜合利用,認真排查征管風險點,及時發現疑點信息。上半年,地稅部門利用工商、國土、住建等部門的信息增加稅收收入11248.27萬元,國稅部門利用第三方涉稅信息增加稅收6120萬元,切實將信息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稅收成果。
四、緊定重點領域 建立稅收征管長效防范機制。隨著經濟形勢發展,涉稅案件增多,資產拍賣、破產清算等環節稅款流失問題日益顯現。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聊城市財政局與市中級法院、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多次協商,在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于近日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我市司法拍賣資產稅收執行聯動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就司法處置被執行人資產所涉及的稅費繳納等問題進行了明確。對部門間信息交換、手續傳遞、稅款入庫等具體流程作出規定,實現了案件執行環節的涉稅信息共享,形成綜合治稅合力。同時探索通過委托代征的方式實現對稅款的監控和征收。稅務部門與法院簽訂委托代征協議,由法院代扣的相關稅(費),稅務部門派人協助辦理入庫事宜,相關委托代征手續費由財政部門予以撥付,各部門密切配合,構筑起了司法領域稅收流失的“防火墻”。根據地稅部門預測,通過此項措施的實施,下半年將增加地方稅收1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