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州市財政部門積極應對新常態下企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等難題,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通過減稅降費、獎補并舉,多舉措推進實體經濟爬坡過坎、跨越發展。
一、全面減稅降費。認真落實“營改增”政策和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全面實施“營改增”一年來,全市減輕企業稅收負擔3.95億元,加上落實其他稅收優惠政策,共減輕企業稅收負擔6.5億元。同時,加大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力度,近兩年取消和暫停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85項,政府性基金7項,累計減少社會收費2.2億元,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創造寬松的稅費環境。
二、強化政策激勵。市級財政預算安排專項資金4000萬元,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政策激勵措施。日前,已兌現工業投資、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精品名牌、招商引資、企業家突出貢獻、出口創匯、多層次資本市場、企業兼并重組、總部搬遷等獎勵資金2500多萬元。同時,認真研究落實市政府出臺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意見》黃金24條,細化具體政策措施,加強財政獎補資金保障力度,健全激勵發展政策支持體系。認真落實炎帝人才支持計劃,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兌現促進人才引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等政策措施,推進人才興市。加大“一園+基地”支持力度,廣泛開展市校合作、市企合作,吸納高等院校、知名企業在隨州設立研發基地,開展多形式、全方位合作,引領全市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
三、創新財政投入。轉變理財觀念,改革財政投入方式,運用股權投資、擔保、貼息等市場化手段,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激發市場活力。市財政出資2000萬元,縣(市、區)、城投公司、建投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支持市金控集團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金發起設立專用汽車、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發展資金,運用股權投資模式,支持我市專用汽車、農產品加工等各類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集群,增強發展新動能。爭取縣域經濟調度資金8.97億元,支持齊星公司等100多家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的企業有效解決企業流動資金。落實實體經濟發展資金9100萬元,支持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做大做強,為86家企業提供擔保融資2.13億元。設立風險補償基金,支持金融機構開展 “助保貸”“結合貸”“小額保險貸”等多種信貸業務,新增貸款規模1.92億元;新增續貸周轉金6000萬元,加大企業“過橋”貸款業務支持力度,為50多家企業續貸“過橋”資金5.7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全市入庫PPP項目128個,總投資額739.34億元,我市首個PPP項目——隨州高新區府河及漂水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成功簽約,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開展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正式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