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資金動態監控是2017年財政部安排全國專員辦開展的一項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是部門預算監管的重要內容和手段。為確保監控工作落實到位,發揮實效,湖南專員辦“四舉措”并行,著力推動中央駐湘單位財政授權支付資金動態監控工作,充分發揮其在部門預算監管工作中的作用,保障財政資金規范、安全、有效。
一、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確保工作規范在先。湖南專員辦第一時間將監控工作相關制度文件整理成冊,既包括總體監控依據文件,又包括涉及預算、財務、會計、基建、國庫等方方面面的具體政策執行文件,還有中央“八項規定”等黨紀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制度體系。在制度基礎上,湖南專員辦又進一步修訂完善了《中央駐湘預算單位財政授權監控工作操作指南》,內容涵蓋監控內容、程序、人員分工、違規處理以及系統操作等;修訂完善了《中央駐湘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監控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內容涵蓋業務流程、關鍵節點、風險事件以及防控措施等。以上兩個工作手冊確保了規范工作機制的建立,推動監控業務規范化進行。
二、以系統臺帳為抓手,實現資金監控到位。湖南專員辦要求各業務處室安排專人經辦監控工作,不定期通過監控系統查看預警信息以及日常監管中發現的一些違規問題,對相關支付資金進行排查核實。對于已排查的支付記錄,及時從系統中備份導出整理歸檔;對于存在的疑點問題,逐一電話詢問了解情況,并要求及時提供相關的憑證和票據;對于資料核查解決不了的問題,進一步到現場進行核查;對于認定確屬違規行為的,責成單位及時整改并將相關資金原渠道退回;對于監控情況,每月按要求匯總上報,其中重要的違規問題形成專題報告上報。相關監控工作均要求在系統中填寫監控處理單,并在建立的工作臺帳上實施“日記周清月結制”,即做到監控狀況和排查情況實時登記留痕,及時清查處理,按時總結上報。
三、以監控數據為依托,打造預算監管閉環。授權支付是預算執行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而預算執行在整個預算管理鏈條中又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湖南專員辦要求各業務處室要建立起大數據采集、分析和運用的思維模式來開展監控工作,進而服務于整體的部門預算監管工作。要積極探索監控工作與部門預算監管其他環節的有機銜接,充分運用監控數據,向上對接部門預算編制和項目評審相關信息數據,平行對接直接支付、預算執行進度、政府采購和資產管理相關信息數據,向下對接部門決算、績效評價和資金結轉結余相關信息數據,形成預算編制、審核、支付、賬務、資產、評價與報告、決算、資金清算的預算資金全覆蓋監管體系,實現部門預算全鏈條閉環監管。
四、以違規問題為導向,突出監控工作成效。湖南專員辦圍繞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各類違規違紀問題,深入分析相關原因,形成相關材料反饋給預算單位。對于因業務生疏、對政策理解有偏差等產生的一般問題,以問題庫的形式通過交流平臺告知相關單位經辦人,起到提示作用;對于一些苗頭性問題乃至趨勢性問題,直接約談單位財務負責人,使其警醒觸動;對于預算單位系統性違規問題,以培訓課件的形式派員上門服務和指導,促進和規范其財務管理;對違規問題性質嚴重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違規問題,形成專題材料在中央駐湘預算單位范圍內進行通報,發揮震懾效應,促使各單位進一步提高部門預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