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廣西在各市縣申報的基礎上,通過專家評審、實地考察核實、查證征詢復核等形式,最終擇優立項扶持11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其中,采取貸款貼息方式61個,預計撬動銀行貸款457675萬元,預計支付利息20879萬元,財政貼息額度將根據實際支付的利息和財政資金規模于2018年確定;采取“先建后補”財政補助方式50個,項目總投資26065.95萬元,其中擬補助財政資金7644萬元,自籌資金18421.95萬元,擬補助的財政資金將于2018年根據項目驗收情況確定。
一、突出重點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堅持突出重點,立足區域優勢,按照一片區域選擇一個產業,每個產業選擇2-3個關鍵(薄弱)環節連續集中扶持的方式,以產業定項目,以項目建基地,以基地樹品牌,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優勢特色產業集中、向產業帶集中,大力推動廣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2017年重點扶持南寧、桂林柑橘產業,貴港、玉林畜禽產業,欽州、北海、防城港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打造資源優勢突出、產業鏈條完整、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二、提質升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提高農產品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以“三品”(品種品質品牌)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產品生產主動適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大力推動廣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補齊我區產業鏈短板、提升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帶動農業提質增效,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如桂林市恭城縣100畝柑桔新品種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新建項目和全州縣200畝柑橘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新建項目等項目,通過引進高產高質柑橘新品種,培育無毒果苗,不僅能有效防范黃龍病的傳播,還能加快當地柑橘品種的升級提檔,豐富柑橘品種和提高柑橘品質。
三、聯農為農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財政資金帶動引導,采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在產業與農民、涉農企業與農民之間構建緊密型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從產品加工、銷售、流通中多重受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據預測,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項目區群眾平均每戶年收入可增加5000元左右。
四、改革創新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是擴大主體范圍和降低立項門檻。進一步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將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納入扶持范圍,同時放寬項目立項門檻。共立項扶持涉農企業項目92家,農戶專業合作社項目15家,種養大戶4家。其中種養大戶為首次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二是進一步完善“先建后補”辦法,與廣西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凡納入農業綜合開發“先建后補”產業化發展項目扶持范圍的將得到廣西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的優先扶持。通過搭建政府、銀行、擔保公司、新型經營主體合作平臺,為產業化發展項目銀行貸款提供信貸擔保,減輕融資成本和降低金融風險,確保項目順利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