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5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財政部在廣州聯合召開“推進地方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座談會”。廣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同志參加會議,并在會上就廣東財政配合人大推進預算聯網監督工作作了題為《為全國預算聯網監督探路,努力打造“廣東樣本”》的經驗介紹發言。
戴運龍廳長指出,加強財政預算審查監督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內容。2003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在依法治省會議上指示廣東省財政廳要與省人大財經委聯網,讓人大代表能監督到財政支出的每一筆錢。省財政廳高度重視,緊抓落實,2004年通過省政務內網平臺,實現了省財政廳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省人大聯網。多年來,不斷總結完善財政配合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形成了以人大需求為導向,以開放共享理念為引領,以完善聯網監督系統為載體,以大力推進財政改革為基礎,一手“主動開放”,一手“固本強基”的“廣東樣本”。
一是轉變觀念,確立財政開放共享新理念。以主動接受監督的高度自覺和強烈的服務意識,配合省人大推動預算聯網監督,探索財政預算全方位各環節的管理監督方法,2005年創造性開展財務核算信息集中監管改革,在保證預算單位資金使用權、財務管理權和會計核算權不變的原則下,集中各單位財務核算信息,打造“玻璃錢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提高,將預算聯網監督系統財政端與審計、紀檢監察部門聯網,推進財政信息共享。
二是探索創新,打造人大預算監督新載體。以部門預算系統、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等財政業務核心系統為基礎數據源,以完善部門預算電子查詢系統為切入點,搭建預算聯網監督系統財政端,并配合人大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人大聯網監督從“分散查詢”到“歸集分析”的轉變。通過不斷優化財政與人大系統的對接方式,提高系統財政端數據供給的時效性、改進信息提供方式、強化聯網數據安全等,打造了以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省級財政專項資金聯網監督等系統為核心,依托大數據運用和信息網絡技術的人大聯網監督新載體。
三是延伸擴圍,構筑縱橫聯網監督新格局。在資金范圍上,從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擴展到“四本預算”資金全覆蓋;在單位數量上,覆蓋省級全部預算單位1千多家;在聯網內容上,從財政總預算、部門預算執行、項目明細支出層層細化深入。同時,隨著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逐步縱向覆蓋全省各市縣,市縣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加快推進,初步構筑起廣東縱橫聯網監督新格局。
四是協同配合,建立聯網部門聯動新機制。依托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人大和財政部門在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和加大預算公開力度等工作中形成合力,通過建立預算聯網監督分析評估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簡報發現問題反饋機制,初步形成部門聯動機制,實現以人大監督促財政改革、促部門管理、促信息公開。
五是深化改革,創造監督與管理互促雙贏新局面。一方面,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全面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改革,率先開展績效評價、財務核算集中監管改革等,為先行先試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扎實推進零基預算、項目庫管理,搭建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平臺,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等,為全口徑全過程聯網監督提供更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借力人大監督透明機制,有效倒逼深化財政改革,形成財政管理與人大監督互促雙贏的良好局面。
戴運龍廳長表示,下一步,廣東省財政廳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為引領,認真學習領會此次會議的有關精神和要求,圍繞開放、共享、互促的改革理念,以更開放的姿態,更主動地配合,更積極地響應,把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向縱深推進,一是配合聯網到邊到底,讓人大“看得更全”,二是豐富完善聯網內容,讓人大“看得更清”,三是加強監督結果應用,讓系統“用得更好”,四是繼續深化財政改革,為聯網工作“固本強基”。廣東財政將努力探索出更多好做法,把試點做成示范,把探索變成標桿,全力打造“廣東樣本”,為再創廣東改革發展新局面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