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困難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阜陽市全面構筑起低保、醫療、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等救助體系,社會救助效益明顯提升。
保障更加精準。建立城鄉低保對象信息核對機制,依托核對中心,通過人工核對、入戶核查、信息比對方式,動態調整低保對象。截至5月份,全市累計發放低保資金3億余元,共有城市低保戶29694戶、52941人,農村低保戶120503戶、199151人,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
救助更加便捷。建立“一站式”救助服務體系,建立了基層救助服務大廳,內設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救災救濟、城鄉醫療救助等窗口,為轄區內困難群眾提供更為便利、高效的社會救助服務。截至5月份,該市累計救助102586人次,共發放醫療救助金6241.96萬元。
標準逐年提高。自2010年起,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差水平逐年提高,困難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2010年的每人每月218元和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016年469元和3030元,平均每年增長11.36%和20.29%;城鄉低保累計月人均補差由2010年145元和70元,提高到2016年的361元和192元,平均每年增長11.64%和11.83%。
救助范圍更廣。發揮兜底作用,為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額100%繳納參合參保資金。據統計,2017年,為全市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額代繳了參合參保資金,代繳資金12570.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