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仙居縣財政局結合鄉鎮財政“分片核算,集中管理”模式運行以來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多措并舉持續提升鄉鎮財政管理水平,為促進縣域經濟和“三農”轉型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是以核實鄉鎮財政負債情況為突破口,全面分析鄉鎮財政運行情況。深入開展鄉鎮財政收支情況分析,認真剖析部分鄉鎮(街道)負債逐年遞增的根源,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規范支出行為、有效促進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依據。目前,20個鄉鎮(街道)負債情況及原因分析以及下階段措施建議等資料整理均已完成,并上報縣級相關職能部門。
二是以清理鄉鎮財政存量資金為立足點,不斷提高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出臺《關于推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部門實有資金賬戶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積極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摸清存量、分類處理;上下聯動,全面推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多管齊下、懲防并舉”的原則,逐個提出鄉鎮存量資金處置意見和建議,加快鄉鎮存量資金清查盤活。目前,各鄉鎮已清理存量資金1.2億元、各種往來款項1.57億元, 財政性資金使用績效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以學習貫徹新《預算法》為契機,不斷完善鄉鎮財政預算編制。全面開展新《預算法》宣傳學習活動,采取研讀、討論等形式引導各級財政干部快速了解改革動向、切實掌握新進業務。基層財政分局結合各鄉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根據預算法要求及時做好預算編制和公開公示等工作。同時,以系統化思維為導向,持續完善預算監督機制,確保預算編制工作的精、準、廉,努力實現預算工作的以“財”治“政”。
四是以完善鄉鎮財政管理制度為抓手,嚴格規范鄉鎮財政支出管理。推動出臺仙居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完善鄉鎮財政性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不斷完善支出管理制度。對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實行定期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足額、及時到位,規避“二次沉淀”,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據統計2014年以來,全縣20個鄉鎮(街道)“三公”經費支出年平均下降超過30.6%,非生產性支出大幅縮減。
五是以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為支撐,確保財政項目實施出績效。不斷加強縣級職能部門、鄉鎮(街道)、項目村三級聯動,確保“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及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民生項目落到實處。出臺《仙居縣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仙居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及業務流程等多項管理措施,明確各自工作職責,不斷提升鄉鎮(街道)及項目村就地就近參與項目管理與實施的極積性。2016年以來安排落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70個,完成驗收歷年一事一議項目84個,撥付財政獎補資金3034萬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村綜合改革項目28個,撥付財政獎補資金1952萬元,累計受益群眾超過12.5萬人。
六是以加強鄉鎮財政干部隊伍建設為保障,不斷夯實鄉鎮財政管理基礎。針對部分鄉鎮主要領導對鄉鎮財政業務不是十分熟悉,鄉鎮財政人員業務參差不齊、新參加工作同志較多及部分干部年齡較大等問題,適時提出培訓計劃和目標,并將培訓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公示,不斷提升參訓人員學習積極性與成效。目前,已舉辦三期新《預算法》和鄉鎮財政綜合業務知識更新培訓班,參與人數超過500多人,實現鄉鎮財政專(兼)職人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