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目標管理提質規范。在2016年將績效目標嵌入預算編制系統,實現績效目標與預算編制同步管理的基礎上,2017年進一步擴大績效目標編制范圍,在省級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全覆蓋的基礎上,將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納入績效目標編制范圍,構建了省級部門項目支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績效目標編制網。進一步簡化績效目標編制,明確產出和效益類績效指標細化量化的具體要求,簡化《預算績效管理表》,提高績效目標編制的實效和質量。根據項目支出管理辦法,按照項目標準化的要求,對照二級項目的明細類別,分門別類設立11類共性績效指標框架模板,省級部門可選擇共性績效指標編報績效目標,或增加關鍵個性化指標;規范績效目標編制,新增績效指標權重,預算單位在年初編制績效目標時一并根據項目特性和指標重要程度等因素在預算編制系統中設置指標權重,為預算年度結束后實施績效自評管理預設要求。強化績效目標審核。根據預算管理需要,將對2018年新增項目組織開展績效目標重點評審,強化績效目標對預算資金分配的硬約束,使“說清楚目標”成為預算資金分配的前置條件。
二是績效自評簡化擴面。簡化省級部門績效自評,預算年度終了對照年初編制的《項目預算績效管理表》,根據實際績效對每個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并在預算編制系統中錄入自評結果。逐步擴大績效自評范圍,2019年將實現省級部門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全覆蓋。省財政廳逐步擴大績效抽評范圍,隨機抽取自評項目進行財政再評價,將績效抽評結果、重點績效評價結果錄入預算編制系統,通過“一表式”展示省級部門“成績單”,作為下年預算編制的參考,擴大績效結果影響力。通過自評擴面和隨機抽評,使“講清楚結果”成為省級部門預算管理的必經程序,提升省級部門“花錢講績效”的規矩意識,努力營造省級部門爭當績效“三好生”的良好氛圍。
三是健全結果應用和考核機制??冃Р缓玫膯挝缓晚椖?,2018年部門預算編制也有約束,未按要求開展績效自評或未在規定時間內將自評結果錄入預算編制系統的,暫緩安排2018年預算資金。抽評結果差的項目,將在預算編制系統中予以紅燈警示,原則上不再安排下一年度預算資金。對績效較差的項目,省級部門還要分析原因、查找問題、明確責任,落實整改,對情節嚴重的,要進行責任追究;省財政廳將相應采取審核從嚴、資金安排從緊,對專項轉移支付進行整合、調整或取消資金安排等措施。績效自評及抽評情況一并納入省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通過機制約束和結果應用,促使部門牢固樹立績效意識,提升績效管理水平。
四是發揮財政績效評價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冃гu價是利器。今年,省財政廳制訂了《浙江省財政廳績效評價項目內部操作規程》,進一步規范了省財政廳開展的績效評價項目遴選、組織實施、后續管理等各項工作流程,對如何從預算管理的角度和公共財政的視野開展績效評價操作作出了具體規定,對評價結果反饋省級部門整改、專報省政府作為決策參考等結果應用程序作了進一步明確,規范財政績效評價行為,切實發揮績效監督這把“利器”的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