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濱州市財政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科學合理安排資金,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提高科學精細管理水平,確保社會保障支出投入到位。但由于財政社會保障政策性增支較多、社會保障項目較多,財政投入的力度與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事業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今年,我們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財政社會保障工作。
一、統一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市域內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市財政部門嚴格執行省市文件要求,堅持“保基本、均等化、促公平、可持續”的方向,指導各縣(區)牢固樹立公共財政理念,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強化市級統籌調控責任,明確縣級主體落實責任,市縣“上下一盤棋”。對按“人頭”補助、群眾必需的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公共就業服務、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在市域內各縣域間逐步實行統一的保障標準,使廣大人民群眾平等享有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積極落實市級政府審批制度,加強縣級民生政策調控,避免政策范圍過寬、標準過高,造成縣域之間新的不平衡。
二、加大項目整合力度,確保資金使用效益更高效。針對社會保障類項目過多、資金分散的情況,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凡市級出臺的項目應與現有的政策相銜接,確保同一類人享受統一的政策水平。對已實現既定目標或到期的專項資金要予以取消;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結果達不到績效目標的專項資金,督促部門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并作為以后年度安排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對項目支持方向、扶持對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專項資金予以整合。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基礎信息溝通共享。目前,各相關部門都建立了較好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人員的基本情況掌握細致、準確,做到科學合理的測算資金需求,但這些信息多使用在本部門,難以做到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市財政部門將積極向上級財政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加大對基礎信息的溝通共享,將基礎信息的數據更好地應用到資金測算中,為社會保障資金的需求提供準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