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改變部分行政村長期依賴政府財政補貼,沒有穩定可持續發展創收產業的現實困境,臨安市財政積極探索創新財政支農方式,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通過實施“三步走”戰略,有效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一是財政強保障。不斷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3年內累計安排農發項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等各類預算項目資金達1.4億。同時,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功能和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立健全支農投入多元化穩定增長機制。
二是投入建產業。整合各類扶持資金,既重輸血更注重造血,把資金用在可持續發展的創收產業上。依托村中固有的資源生態優勢,發展如高山蔬菜、采摘油、民宿等可持續創收產業,搭建起“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橋梁,變“美麗環境”為“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推進農業農村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是合作強監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和激勵縣域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農村項目建設的信貸投放。該市信用聯社以財政部門的扶持計劃為信用擔保,發放項目貸款給各村,等項目實施完工驗收后,財政部門再撥付項目資金用于還貸,既解決了項目建設前期資金短缺的問題,也彌補了項目監管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