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理州財政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財政工作提質增效,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大理提供堅實財政保障。
一、聚焦提速提質抓收入
一是推進依法征收。充分運用財稅庫協調和橫向聯網等機制和平臺,協調執收部門依法征收,嚴把“保底”關,促進應收盡收。二是加強挖潛增收。在經濟下行、增速放緩、區域財源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挖掘潛力找收入,尋找新的財稅增長點。三是涵養稅源基礎。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和納稅服務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新區、度假區、園區產業平臺升級,培育多層次、可持續的稅源基礎。四是提高收入質量。合理控制非稅收入等一次性收入比例,防止采取“過頭稅”及“空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1至4月,全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7730萬元,增長6.8%。
二、聚焦統籌平衡管支出
一是過緊日子。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經費”等行政性開支。二是統好盤子。通過加強政府預算體系間的統籌銜接、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支出政策評估等措施,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保障中心工作和重點領域需求。三是扎牢口子。按照“先預算后支出”觀念安排支出,未列入預算的不得支出。四是調穩款子。既“增效益”,建立健全庫款管理長效機制,又“防風險”,加強庫款運行風險監測,抓好資金統籌調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努力,1至4月,全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191247萬元,增長27.5%。
三、聚焦補齊短板惠民生
一是支持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將財政資金重點用于保障基本民生,支持教育現代化、醫療服務均等化、社會救助體系化、關愛弱勢群體常態化等工作。二是支持推進綠色發展。落實“河長制”,整合投入和拓寬融資并舉支持打好“搶救洱海”攻堅戰。注重運用PPP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及有關環保項目建設,加快環境治理補短板。三是支持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業提升品質,助推農業供給側政策的效率。落實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四是支持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完善扶貧投入整合和保障機制,堅持量體裁衣支持造血功能提升項目,因地制宜推廣產業+、互聯網+、旅游+等模式推進脫貧,全程跟進構建全方位監管體系,確保資金下得去、接得住、用得好。五是落實好惠農政策。要把好政策宣傳關、調查摸底關、公開公示關、監督檢查關,確保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實處,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目前,全州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仍然保持在七成以上,1至4月,財政民生類支出共計833872萬元,增長10.2%
四、聚焦預算執行提績效
一是加強預算管理工作,編實編細預算,預算執行中加強動態監控,及時調整預算,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建立排查預警機制,對于確實無需支出或年度難以形成支出的項目資金,及時采取調整、收回等方式,統籌用于急需領域。三是優化資金審批流程,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四是改革項目管理方式。按照項目庫管理機制,做好項目提前謀劃、優化篩選、及早儲備。全州預算執行進度加快,1至4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年初預算的3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年初預算的39.6%。
五、聚焦優化治理推改革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零基預算和項目庫管理,試行三年滾動預算,探索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進一步建立財政信息公開硬約束機制。二是創新財政投入機制,通過股權投資、組建政策性基金等方式,實現經營性領域投入可放大、能滾動。推廣PPP模式、深化政府購買服務等新型供給方式,加快公益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補短板進程。三是強化國有集體資產管理。盤活縣鄉兩級國有集體資產,最大限度發揮資產效益。清理整合行政事業單位存量資產,放大國有資產效益,增強平臺公司投融資能力。深入開展財政專項核查工作,加強對國有集體企業財政性資金、融資資金、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和財務監管,確保穩健經營。
六、聚焦防控風險強監管
一是突出保安全。開展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和改進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二是突出抓落實。注重抓好監督檢查,特別是預算執行進度、預決算公開、財稅優惠政策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地見效。三是突出防風險。進一步摸清政府債務和或有債務情況;強化限額管理、預算管理和分類管理;加強違規舉債和變相融資行為整治,確保鄉鎮杜絕新增債務、縣級控制限額債務;關注隱性風險,控制相關債務增長,防范債務風險。四是突出保平穩。繼續改進財稅收支監測和分析工作,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盤活存量資金、及時調整預算等方式,確保財政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