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薩爾縣財政局駐老臺鄉西地村以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大力實施精準扶貧、項目扶貧,不斷探索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一是夯基礎求穩定。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群防群治和應急處突、巡邏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完善并落實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措施和辦法,指導開展宗教“雙五好”創建,加強“去極端化”宣傳教育。
二是強班子帶隊伍。經常性開展班子互動,著力提升西地村“兩委班子”素質,提高公信力和執行力。指導村級黨組織開展活動,加強黨員管理,發揮黨員在精準脫貧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是定規劃謀發展。駐村工作隊幫助西地村制定和完善新農村建設及扶貧脫貧工作規劃,進一步理清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集體經濟發展等思路。同時要求全局職工“一對一”與西地村村民結成“親戚”,開展走訪慰問。
四是接地氣辦實事。計劃在2017年完成西地村10公里的路面硬化工程,覆蓋5個村民小組,村級輔道計劃拓寬6米、打兩口生產用井、一座修建文化室、完成西地村5000畝節水灌溉完成植樹造林300畝,全面改善西地行路難、用水難等問題。
五是建檔案精扶貧。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責任制,為西地村貧困戶4戶10人建立檔案,采取“一戶一策”精準扶貧措施,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六是兜保底救急難。將沒有勞動能力和發展能力原的貧困戶,采取民政政策兜底保障方式,解決他們的基本溫飽問題。針對因病致貧的家庭,參加新農合、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實現全覆蓋,建立大病救助機制,將該村重病患者納入救助對象。
七是嚴責任重考核。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確保2017年達到脫貧的目標,對意識不深刻、作風不扎實,影響全局扶貧工作大局的同志將嚴肅問責。同時,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把精準扶貧作為錘煉黨性的一次具體實踐,牢固樹立群眾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