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省、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自2016年11月份以來,以認真履行財政監管職能,創新財政監管方式,規范依法行政行為為重點,通過完善制度保障,健全“一單兩庫” 信息(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表、檢查對象名庫錄、執法檢查人員名庫錄),從三方面積極有效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
重規范,從嚴從緊抓好“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一是強化了組織建設。及時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任組長親自抓,分管法制工作的局領導任副組長具體抓,法制科、監督檢查局明確目標抓落實,全體科室形成合力抓配合的工作機制。二是出臺了實施細則。印發的《宜春市財政局推進行政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實施細則》(宜財法發[2016]18號)客觀、公正地規范了工作原則、工作目標、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程序。三是確保了責任到位。在將我局“雙隨機一公開”相關工作細化為7項具體任務基礎上,由4個牽頭責任科室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隨機抽檢。隨機抽取過程須全程記錄,確保責任可追溯。
明目標,有序有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一是明確了隨機抽查事項。按照《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資產評估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單位權力責任清單,制定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表”,報經市法制辦、審改辦審核通過后,將財政收入、支出、會計管理、資產財務管理、政府采購、票據管理以及“三公”經費等7項內容作為隨機抽查監管事項。目前,對這7項抽查事項,我局相關科室已按規定全面開展了執法檢查。二是健全了檢查對象、執法人員名單。我局目前上報的隨機檢查對象共計225家單位,其中,企業123家,行政事業單位102家;申辦了執法證的執法檢查人員共計75人,其中執法監督證7人。持證人員均為我局正式在編在崗干部。工作中,我局還將依據監管對象、工作人員的變動情況,實施動態調整。三是強化了財政監管機制。一方面堅持將社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財政監管工作的重點,合理規劃抽查工作的領域、范圍和頻次,更好地發揮財政服務政府管理的職能;另一方面各抽查主體必須通過隨機抽查功能,隨機確定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開展行政執法檢查。
求實效,盡心盡力做好“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一是抓好執法事項的實施,提升工作有效度。目前,我局圍繞7個隨機抽查監管事項先后開展了8項檢查:其一,由財政監督檢查局牽頭,對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資產財務、票據管理、“三公”經費等5個方面的6個具體檢查工作進行了隨機抽查。檢查結果目前已經反饋到被檢單位,并根據各單位的意見反饋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其二,由政府采購辦牽頭,對我市轄區內執業的30個采購代理機構中的20家單位進行了隨機抽查,檢查報告及處理意見已上報省廳,待審核通過后,抓好上級處置意見的落實;其三,由會計科牽頭,對全市會計資格執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進行了隨機檢查,先后抽查了1500名在崗會計人員。同時,對20個市直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執行“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等內容進行了檢查。二是規范檢查結論的確認,提升工作透明度。對雙隨機監管中的重大行政處罰案例,堅持做到由局務會集體討論通過后再下處罰決定或建議,并按規定報送市政府或省財政廳備案。對簡單行政處罰案例,則完善了行政執法責任、執法過錯追究等制度,強化了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的責任考核。同時,我局對前述雙隨機檢查事項,均做好了檢查結果的反饋及信息公開。
下一步,我局將遵照上級政策規定和工作要求,堅持將社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放在首位,把群眾關切作為工作的重點,合理規劃抽查工作的領域、范圍和頻次,形成新的機動靈活的工作狀態,確保“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職責切實落實到位,切實提升財政管理執法、行政執法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發揮財政服務政府管理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