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良好、傳統文化濃郁的沙灣是景寧縣唯一的省級中心鎮,作為首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鄉鎮,景寧縣投資4500萬元采用EPC 模式進行建設沙灣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一是抓住一個龍頭,解決三個問題,提前考慮設計需求。緊緊抓住設計這個龍頭,充分考量設計在整個整治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做足前期工作。針對沙灣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類型眾多、工程時間緊迫和鄉鎮專業技術力量薄弱的特點,景寧縣抽調專業力量設立規劃項目組,負責選取規劃編制單位和梳理整治項目,提高規劃編制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做好資質把控,選擇具備“規劃編制甲級”和“工程設計(建筑行業)甲級”雙項甲級資質的規劃編制單位,提前考慮后續工程項目設計一體化需求。
二是堅持五項原則,關注五大指標,細化談判依法招標。在總承包單位的選擇上,堅持“五項原則”,即具備資質、業績良好、價格適中、充分比較、集體決策,其中重點分析關注“五大指標”,即施工管理費率、建設期資金占有費年利率、還款期年利率、建安費下浮率、工程設計費下浮率。為此,景寧縣建立了咨詢和談判專業團隊,與全省范圍內實力較強的總承包意向單位反復溝通,并在前期多輪談判的基礎上,確定沙灣鎮EPC項目將采用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的合同結構形式,由設計單位作為牽頭方共同進行總承包項目的投標,中標后,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分別承擔設計和施工任務。這種形式,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交叉融合。
三是注重專業協調,力求方便施工,事前介入過程管控。在確定 EPC合同結構形式之后,為了加強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密切合作,針對具體的項目設計,景寧縣在招標之前提前介入過程管控,對總承包單位提出了兩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求設計單位做好“專業協調”,做好內部各專業間的統籌協調工作,細化優化設計方案并減少設計失誤,避免多個項目之間的設計沖突。另一方面,要求施工單位提前對接設計單位,在項目設計階段就實行“事前介入”,考慮設計方案對施工、采購的影響,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使項目方案設計更為合理、更有可操作性,避免施工返工,延誤工期。
四是審計監理同步,地方全力配合,確保工程高效有序。在實施 EPC項目招投標時,同步開展監理單位的招投標工作,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工程總承包項目實行全過程工程監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同時,提前與審計部門對接,落實專人負責全過程跟蹤審計,確保EPC項目的隱蔽工程按時計量,各方面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將業主、設計和施工單位的分歧降到最低。此外,在提前做好各個子項目政策處理,確保無障礙施工的基礎上,要求總承包單位根據考核驗收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提前列出需要地方政府協調解決的事項,由縣、鎮兩級政府全力配合落實,形成攻堅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