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五道五治”行動開展以來,沁縣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以赴、自逼加壓,以“八道”為主陣地,以縣城為龍頭,以文化融入為特色,以創新管理為保障,積極探索“23457”工作法,不斷掀起“五道五治”新高潮。
一是拆控齊抓治違建,對一切違建實現零容忍,發現一起,拆除一起,截止4月中旬,全縣累計拆違1237處357721.03平米。
二是“三道”拓展自加壓,沁縣在“五道五治”基礎上,結合水域面積廣,河道沿線長、街面需進一步規范的實際,將市政街道、河道、鐵道作為自選動作,整體推進,重點對縣城臟亂差等問題進行了徹底治理,累計整治生活建筑垃圾15765堆,占道經營4020處,亂停亂放車輛3240處,清理無序小廣告5304處,規范沿街店鋪廣告牌887處9439處。完成漳河河道、迎春河道兩側8.3萬平米綠化帶的雜草、垃圾清理和3萬多平米的綠化工作。
三是打造地域文化景觀,通過“借墻造景、依山建景、見縫插景、沿河置景”,對整治出空間、空地精心設計,創意整治,打造“一道一品”、“一路一景”,展示沁縣文化底蘊,提升城鄉環境品質。
四是實行了把“五道五治”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及時撥付的投入保障機制,年初財政預算1000萬元,隨后又追加2000萬元,有力的保障了“五道五治”順利推進。
五是實行了把“五道五治”列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干部優先選用的考核獎懲機制,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確保了“五道五治”行動又好又快推進。
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沁縣人民正在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和五道五治兩大戰役,實現“北方水城 美麗沁州”更大成就的雄關大道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