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貧困村道路建設,山東省積極統籌政策資金,全力支持貧困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的交通脫貧目標。
一、重點突破,集中支持省派“第一書記”幫扶村道路建設。針對省派“第一書記”幫扶村道路普遍較差的情況,2017年,省財政籌集資金4.28億元,對7市、28縣(市、區)、612個幫扶村給予補助,建設改造農村公路1224公里。補助資金由相關市縣統籌用于省派“第一書記”幫扶村道路修建改造,為幫扶村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二、以點帶面,優先補助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范縣貧困村。自2016年起,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安排2.11億元,對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范縣中1756個省定貧困村給予優先補助,其中,2017年安排7917萬元,繼續打通行政村和50戶以上自然村“斷頭路”,改善和實現村與村之間必要通達,確保每個村硬化1-2條村內大街,加快推動貧困村與周邊鎮村網絡化連接。
三、統籌財力,將交通扶貧作為農村公路建設改造的重點任務。將支持貧困地區、革命老區以及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等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扶貧工作,作為安排農村公路建設改造資金的重要因素,同時,打捆使用中央車購稅補助資金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等資金,優先用于貧困村道路修建改造、安全防護設施配備及危橋改造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