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椒縣建設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不斷深入,全椒財政部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大縣級財政投入、穩步推進試點完善,實施社會融資推進、及時補缺項目資金的。截至目前,試點期實施方案建設內容已完成近80%,完成投資約26.7億元。該縣圍繞“美好鄉村、精品全椒”的構想,積極推進水資源管理、水安全保障、水資源配置、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與水景觀建設、水生態文明意識提升等六大體系建設。構建精、秀、儒、美的自然城市風貌。
一是嚴格水資源管理。出臺《全椒縣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全縣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各項任務及責任分工。嚴格水資源論證,編制《全椒縣水資源綜合規劃》《全椒縣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等一批涉水規劃。加強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管理,正在逐步解除大中型水庫水面承包養殖合同;全面提升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確保人民飲用“大水缸”的安全。
二是完善水資源配置。對縣城管網鋪設情況進行全面普查,逐步構建科學合理、配套完善的給水管網系統。黃栗樹水庫作為滁州市城市供水備用水源已建設完成;縣城水廠增容擴建正在實施。試點期內農村人飲工程自來水廠擴建和管網延伸主、干管線建設基本完成。截至2016年末,解決了全縣近30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85%及以上。目前,飲水安全已納入農村精準扶貧建設,繼續擴大農村安全飲水保障范圍。全面推進節約用水和再生水利用系統建設,對規?;髽I逐步完善安裝計量用水設施。結合項目資金,大力推進6個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和小農水項目縣工程建設,財政投入項目資金1億多元。城市污水處理及垃圾填埋場建設穩步推進。
三是構筑水安全屏障。襄河、新龍河等縣城主要河流防洪標準達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城市防洪體系基本建成;縣城備用水源(趙店水庫)已納入實施規劃;編制完成了《全椒縣城雨洪資源利用系統規劃》,進一步完善縣城雨洪資源利用系統規劃。對城區雨洪水收集進行了分區;城區3座排澇泵站正在規劃建設。完成了城東片區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和新、老襄河連通涵及老趙店河的建設,促進了老襄河河道水體水質達標和水環境的改善。
目前,全縣水生態修復與水景觀建設已初具規模。全長約9.7公里的襄河水利風景區示范工程和全長5.7公里的古襄河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已建設完成。景區集自然景觀、水利工程、歷史人文、觀光休閑、商業活動、生活空間等多功能于一體,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園林精美,文化深厚,為富有濃郁地方民俗文化氣息的城市公益性、開放式帶狀生態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