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今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堪稱耀眼。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至3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9.96億元,同比增長12.54%,比去年同期加快8.49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86.94億元,同比增長19.7%。
耀眼的數據,意味著我省積極財政政策正在加力增效。湖南日報記者日前采訪有關專家,詳解湖南財政“一季報”。
收入“開門紅”,增速好于預期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這是年初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17年預期目標。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4%的增幅,比“6%以上”的預期目標高出了不少。可以說,財政收入好于預期。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說明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省財政廳國庫處處長李立平分析,一季度,全省經濟開局良好,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拉動了財政增收,特別是稅收收入貢獻突出。1至3月,全口徑稅收收入完成873.01億元,增長13.56%,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1.02個百分點,高于非稅收入增幅3.51個百分點。全口徑稅收收入增量達104.2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的76.69%,其中上劃中央的稅收增量為78.24億元,地方收入中的稅收增量為26.01億元。
房地產、汽車、煙草制品、煤炭、有色等行業情況總體向好,帶動相關稅收保持快速增長。其中,房地產業市場回暖,交易量價齊升,完成稅收126.23億元,同比增長42.48%;汽車行業銷售大幅增加,完成稅收31.88億元,同比增長80.33%,特別是上汽大眾、廣汽菲克、廣汽三菱三大汽車制造企業完成稅收均增長較快。各主體稅種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清欠收入入庫)、個人所得稅均增長較快,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平穩增長;小稅種中,耕地占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增長較快,煙葉稅增長較慢。
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助推今年收入“高開”。去年一季度,因卷煙行業稅收大幅下降,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增長4.05%,為去年全年最低增幅。
“收入增速好于預期,但財政運行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李立平說,一是收入波動較大。分月看,1月,財政收入增長15.74%,實現“開門紅”;2月,財政收入增長4.70%,出現大幅回落;3月,財政收入增長16.32%,使一季度累計增幅達到12.54%。其中,非稅收入波動較為劇烈,1月、2月非稅收入累計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3月非稅收入增幅回升明顯。二是收入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要防止個別市縣為了保增幅,在稅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采取混庫、調庫、空轉等方式虛增非稅收入。
支出持續增長,保民生力度不減
教育支出295億元,同比增長31.2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0.53億元,同比增長23.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0.3億元,同比增長22.8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06.59億元,同比增長28.83%……
湖南財政“一季報”顯示,與民生相關的支出均得到了保障。1至3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86.94億元,同比增長19.7%。其中,涉及民生的支出1221.74億元,同比增長21.28%,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加快1.58個百分點,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42%,比去年同期提高0.94個百分點。
支出的大手筆,換來民生的大改善
今年春季學期起,51個貧困縣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都吃上了營養餐。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學生,不分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我省對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簡稱“兩免一補”),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
“一進高中,就有一年兩千元的國家助學金,去年下半年起還免除了學雜費。”慈利一中高三學生李志永告訴記者,他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差點因交不起學雜費而輟學。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對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免除學雜費。在公共財政支持下,我省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資助體系,家庭困難學生得以站在公平接受教育的起跑線上,“讀書改變命運”的通道就此打開。
今年來,湖南財政還突出支持脫貧攻堅、轉型升級和環境治理“三大戰役”,特別是將扶貧作為民生支出的重中之重,持續加碼財政扶貧。
扶貧資金滯留超過兩年的,將由省財政收回;專項扶貧資金不得用于9個方面的支出……省財政廳要求,貧困縣在確保資金使用合規的前提下,簡化審批流程,可以采取并聯審批和集中審批的方式,加快支出進度。從今年開始,按季度對貧困縣統籌整合資金支出進度進行通報,約談進度排名后三位的貧困縣縣長和財政局局長,通報結果并作為對貧困縣黨委、政府脫貧攻堅考核的依據。把專項扶貧資金分配與支出進度、資金績效掛鉤,對支出進度快、資金績效良好的地區予以適當傾斜;由于工作遲緩造成資金滯留超過兩年以上的,由省財政收回后統籌安排。
積極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
“財政增收前景喜憂參半,切不可盲目樂觀。”省財政廳預算處處長陳祥東冷靜分析。
有利因素在累積。我省經濟總體上呈穩中有進、增長質量穩步提升態勢,工業規模增加值、投資、消費等指標不斷好轉;PPI等價格指數穩步上升,有利于以現價計算的稅收收入增長。同時,受市場回暖、價格上升等影響,我省重點行業煙草、有色、鋼鐵入庫稅收穩步回升。
不利因素也不少。非稅收入增長、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一次性因素影響減弱。我省受制于以“煙”“油”“房”為支柱的稅源結構,增收難度大,新興財源一時難以接續。從減收因素分析,今年中央減稅清費的力度還會加大,“營改增”減稅效應還將進一步釋放。同時,去年清繳營業稅帶來的一次性收入較多,相應也會影響今后的收入增幅。
省財政廳綜合判斷,預計今年后階段,全省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增長勢頭將會趨緩。
“積極財政政策還將持續加力增效!”省財政廳廳長鄭建新表示,將全面落實省政府關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有效投資8條措施,推動調結構穩增長,增強經濟“造血”功能。
8條措施包括:對財政困難市縣因減稅清費形成的財力缺口給予補助;對民間資本投資PPP項目給予前期費用補助,單個項目每年最高補助可達1000萬元;對重點園區新增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融資給予貼息補助,最長可貼息3年;對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投資項目和創新創業技術投資項目給予補助,最高補助500萬元;對省內企業研制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單臺設備和關鍵零部件最高獎勵500萬元等。
同時,將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增信功能,創新政府投融資機制,綜合運用PPP、政府債券、政府性投資基金等新型政策工具,引導帶動民間資本投入,保障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四張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