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佛山市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深化財政改革的攻堅之年。根據中央、廣東省關于財稅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圍繞佛山市各項中心工作,佛山各級財政部門要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努力完成2017年預算任務。
一、堅持財政增收與加快支出進度齊頭并進,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收入方面,密切關注全市經濟財政發展形勢,堅持收入預期目標管理,充分調動各區及各征管部門組織收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涉稅信息對比分析和重點稅源監控,大力推進綜合治稅;加大稅收和非稅收入的征管力度,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努力實現全年財政收入預期目標。支出方面,著力將厲行節約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大力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和其他一般行政運行支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預算指標執行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效率;加強預算執行的問責考核,建立抓支出的長效管理機制;健全結轉結余資金清理機制,加大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力度,將收回的資金統籌用于重大項目、民生事業等重點領域。
二、堅持發展速度與提質增效均衡并重,助力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一是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實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補短板的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研究深化降成本行動計劃政策措施并推進落地生效,全方位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負擔,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穩健發展。二是強化財政資金的政策引導功能。通過整合財政扶持資金,進一步加大投入,支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三是加大城市建設與治理投入。通過爭取置換債、新增債以及用活土地收入、政府購買服務、推廣PPP模式等辦法,大力籌集資金,切實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支持特色小鎮建設,完善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引領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大力支持綠色發展戰略,全面推動美麗文明村居建設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三、堅持加大投入與完善機制融合并行,推進民生民利持續改善
堅持不斷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民生支出進度,進一步強化普惠、均等的民生支出導向,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保住基本民生、兜住底線民生,落實保障省、市各項民生實事資金,大力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等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同時,探索設立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培養引進和激勵人才,促進創新創業,以高品質公共服務提升全體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競爭力,助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四、堅持改革創新與強化監管統籌并舉,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著力推進中期財政規劃工作;著力完善滾動式項目庫管理系統,實現常年化的項目申報入庫;健全預算穩定調節金制度;積極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推動財政持續穩健發展。二是全面推進財政國庫管理改革。進一步完善庫款管理工作,保持合理的庫款規模;推進資金清算業務電子化改革,加快完成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任務;進一步完善縣級以下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現代鎮(街)財政國庫管理制度體系。三是深化財政績效管理改革。研究制定績效管理制度,通過探索建立績效評價專家庫、強化事前績效評價、擴大績效目標評審范圍、優化專家外網評審系統、推進績效監控和評價管理等舉措,加強績效結果應用,切實提升財政資金效益。四是加快完成政府公共財政綜合管理平臺二期項目建設,運用財政大數據建立完善財政經濟、產業、收支分析體系,為深化財政各項改革、提升財政資金效益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參考與技術支撐。五是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運轉。進一步完善財政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斷規范業務運作與資金運轉,著力構建體系完整、科學規范、控制有力的財政內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