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依托特色產業,突出地方特色,在水稻、小麥、能繁母豬等省規定政策性農險品種承保面積、承保頭數不斷擴大的同時,不斷發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型險種,為著力解決“三農”問題,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新增4項特色農險品種。2017年,我市根據地方特色農業發展需求,經廣泛聽取農戶、經辦機構、縣區政府意見,在已開展的大棚蔬菜、露天蔬菜、茶葉、大棚草莓、大棚葡萄、生姜、森林、螃蟹、育肥豬、淡水養殖、農用機械等11個特色險種基礎上,新增中藥材、大棚育秧、山羊、陸地水生蔬菜等4個險種,特色險種總數達15個。2017年,全市特色險種種植業預計承保25.35萬畝、水產5.9萬畝、畜禽1萬頭、機械1450臺,將為我市地方特色優勢農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二是優化調整現有特色農險品種結構。對大棚蔬菜等現有特色農險品種進行優化調整,在農戶所需承擔的保費比例不變的前提下,將部分縣區大棚蔬菜特色險種保費由109元/畝,調增到130.5元/畝,增加部分仍由市、縣(區)兩級財政補貼,保險金額由3100元/畝,調增到4200元/畝,同時對其承保內容進行優化調整,適當降低棚架保險比例,增加棚內蔬菜保險金額,讓我市特色農險更加切合實際,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下一步,我市將根據各縣區農戶需求和財力情況逐步推廣,在各縣、區特色農險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給予適當補助,使更多的農戶享受到這一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