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生“支出賬”。全年教育支出7億多元,同比增長20.4%。投入資金用于全市中小學項目工程建設,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發放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全年撥付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公益性崗位等就業資金2600多萬元;為失業人員、農村婦女創業提供小額優惠貸款2680多萬元。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優撫救濟等補助資金8000多萬元。
二、經濟“發展賬”。建立服務企業綠色通道,3個工作專班常年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設立中小企業應急周轉金1.6億元。對“營改增”后稅負增加的20家企業及時撥付財政扶持資金,為企業減免相關費用。
三、農村“惠農賬”。投入1.1億多元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土地整治、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農村危房改造、沼氣池建設和安全飲水等工程建設。組織鎮(處)財政專管員進村入戶,開展強農惠農政策宣傳月活動,確保國家惠農政策家喻戶曉,補貼資金100%發放到戶。投入農發資金9700多萬元,完成農發項目7個,改造高標準農田1.88萬畝。
四、政務“公開賬”。全市15個示范點和175個村社區點實現了全市“兩公開”查詢全覆蓋。通過政務信息欄發布各類政務信息284條。公開2016年度資金33項,金額5.4億多元,涉及記錄52萬條。繼續公開完善2015年度資金49項。
五、資金“統籌賬”。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監管、統一驗收、分部門實施和報賬的“六統一分”管理模式,在資金整合、項目建設管理上大膽嘗試和創新。統籌整合涉農專項資金用于災后恢復重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精準扶貧脫貧等方面。推廣運用PPP模式。已有8個項目進入市級PPP項目庫,涵蓋交通、旅游、污水處理等領域,總投資規模達40億元。做好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1.5億元支持精準扶貧。如期實現了全市13個貧困村出列,1.3萬貧困人口脫貧銷號,年初鎖定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已全部搬遷入住。
六、履責“績效賬”。該局圍繞履職盡責督促檢查活動開展“七訪七查”,征集意見和建議90條,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認真整改,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承諾,全部落實整改到位,履職盡責工作榮獲全市部門單位第一名。對全市95個項目7.1億元資金實施監控全覆蓋,對績效目標未達標的項目暫停撥付資金。加強財政投資評審。全年共評審項目1175個,送審金額12.76億元,審減金額2.43億元,審減率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