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社會[2016]255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旅游委(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旅游局決定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休閑旅游時代。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重要意義
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作用大。我國旅游休閑消費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亟待提高。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于擴就業、增收入,推動中西部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基本原則
統籌布局、突出重點。
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交通布局、產業水平等情況,結合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布局一批旅游休閑重大項目,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
發揮好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加快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的調動社會資本投資旅游發展、分享旅游紅利的積極性。
改革創新、合力推進。
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優化投融資等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投資結構,著力解決制約社會資本投資旅游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社會資本創造良好的投資條件,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提升質量、優化結構。
積極引導旅游投資方向和領域,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支持建設一批滿足大眾化、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提升旅游產業質量,優化產業結構。
(二)實施目標
到2020年,依托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實施,基本建立與大眾旅游時代相匹配的基礎完善、城鄉一體,結構優化、供需合理,機制科學、規范有序的現代旅游業發展格局。
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全面提升。
到2020年,重點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能力顯著增強,接待能力大幅增強,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游客滿意度水平明顯提高。
旅游供給的結構性矛盾逐步緩解。
打造1000家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使主要熱門景區長期高負荷運行、游客數量超過環境容量、游覽品質無法保障的現象得到有效改觀,游覽品質得到提高,科普教育功能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