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業的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旅游企業綜合化、專業化能力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形成100家左右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龍頭型、創新型的綜合旅游企業集團和旅游服務品牌。
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明顯提高。
全國旅游直接投資年均增長20%,到2020年,實現旅游投資總額達到2萬億元;旅游消費總額達到7萬億元,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綜合貢獻超過10%;旅游就業總量達到5000萬人,旅游業就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0%,實現每年約200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旅游實現精準脫貧。
三、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任務安排
(一)主要任務
1、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在重點旅游城市之間、城市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之間、城市和重點鄉村旅游目的地之間,實現交通暢通,消除景區“斷頭路”;在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重點鄉村旅游區、旅游扶貧重點村等地新建和改擴建一批旅游廁所、停車場、交通引導標識、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2、加快旅游產品開發。
完善提升觀光旅游景區、鄉村旅游景區,引導布局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及自駕車房車露營基地、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低空旅游示范區,支持打造一批城市旅游休閑街(區)和環城市旅游休閑帶。鼓勵發展海島旅游、體育旅游、郵輪旅游、研學旅游、溫泉旅游、冰雪旅游、健康旅游等新興旅游產品。
3、積極推動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
支持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旅游標識標牌、綜合環境整治等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滿足基本的旅游接待條件。
4、穩步推進重點旅游區發展。
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平潭國際旅游島、長江黃金旅游帶、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培育一批生態旅游協作區、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重點景區和國家生態風景道。
5、扎實推進全域旅游。
建立各級部門齊抓共管、全體居民共同參與、各類要素全面利用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著力提供全過程、全時空、全方位的旅游體驗。打破封閉式景點景區建設和經營模式,城鄉規劃、設施布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統籌考慮旅游發展需要。
6、大力推動旅游創業創新。
引導和支持旅游創業創新,建設一批科技旅游示范基地,推進智慧旅游景區建設,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進軍旅游業,推動旅游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大力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的互聯網化水平,積極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旅游服務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