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財力保障。建立專項扶貧資金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每年財政收入增長部分主要用于扶貧攻堅。2016年全縣財政預算安排財政扶貧專項資金1400萬元,比上年增列預算1050萬元,同比增長300%。鄉鎮財政同時投入專項扶貧資金,確保政府扶貧投入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清理收回的財政存量資金,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優先用于脫貧攻堅。2016年該縣從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統籌安排600萬元用于脫貧攻堅。占可統籌使用部分50%以上;省級分配新增地方政府債務,確保50%用于支持扶貧等重大公益性項目支出,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2016年已統籌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債券8504萬元用于扶貧開發,重點支持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政策對接,積極編制和申報扶貧項目,爭取中央、省、市財政加大對我縣脫貧攻堅支持投入力度,確保資金規模與全縣脫貧攻堅任務相匹配。1-8月該縣共爭取上級扶貧專項資金4311萬元。
二是統籌資金助力扶貧。建立財政、扶貧及項目主管部門會商機制,對統籌整合支農資金提出主導意見,建立扶貧資金統籌整合清單。統籌整合支持社會事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各類涉農項目,與發展生產脫貧、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脫貧、發展教育脫貧、社會兜底脫貧等項目全面聚合,除各種補貼給農民個人的資金、救災資金及其他國家規定有特殊用途的專項資金外,各部門現有的普惠性項目,在政策無特別規定的前提下,加大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傾斜力度,特惠用于脫貧攻堅。對部門單位沉淀1年以上未使用的各級財政扶貧資金,由縣扶貧領導小組商縣財政局收回另行安排。目前該縣已整合上級財政資金14948萬元,縣級資金2030萬元,確保脫貧攻堅的需要。
三是創新思維精準扶貧。創新資產收益扶貧機制。編制《2016年望江縣資產收益扶貧試點實施方案》,在綜合考慮村(組)集體、企業領導班子謀事創業能力,村(組)集體以及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和前景、經營實體產、供、銷產業鏈的完整性的基礎上,擬投入中央支持貧困縣補助資金100萬元,注入鴉灘鎮望馬樓村集體企業望馬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6年起到2020年,連續5年從望馬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按財政注入的專項資金額10%提取固定收益,用于支持2個貧困村出列,實現幫扶村“人脫貧、村出列”和望馬樓村村集體經濟壯大;發揮農業綜合開發支持脫貧攻堅作用,計劃利用2015年度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貸款貼息項目結余資金81.2萬元支持貧困村開展土地治理,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要求接受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貼息企業定點聯系1-2個貧困村,按貼息額的10%用于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
四是支持社保兜底脫貧。對沒有勞動能力或暫時無法通過扶貧開發脫貧的困難家庭,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并作為扶貧建檔立卡對象,實行“兜底保障”,做到動態管理、應保盡保。進一步完善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相適應的調整機制,逐步提高保障標準,穩步提升兜底保障水平,確保到2017年實現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對特困供養人員和低保對象不設救助起付線,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比例由90%提高到100%,年累計救助限額20000元;農村低保對象按100%比例救助,年累計救助限額15000元。資助重點救助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中農村五保戶全額代繳參合費,為農村低保戶每人代繳部分參合費。繼續實施農村五保供養民生工程,2016年分散供養保障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600元,集中供養保障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4500元。農村危房改造優先保證貧困村、貧困戶,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資金,重點支持貧困戶危房改造。同時探索采用貸款貼息、建設集體公租房等多種方式,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需求。支持教育扶貧工程實施計劃,從2016年起,按定點、定向的原則,落實多元扶持與資助政策,實現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確保貧困家庭學生都能公平接受有質量的教育。目前,我縣已對641名符合2015?2016學年資助條件的貧困大學新生發放補助192.3萬元。
五是撬動金融支持扶貧。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積極開展扶貧小額信貸以促進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脫貧致富。我縣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在提供扶貧小額信貸的銀行設立風險金專用賬戶,封閉運行,專款專用,風險準備金初始規模為415萬元。
六是強化監管護航扶貧。所有投向貧困村、用于扶貧項目、落實到貧困人口的相關涉農資金,納入扶貧資金嚴格管理,用途不變,專款專用。財政部門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財政扶貧資金。加強對財政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的公開公示和監督檢查, 配合審計、監察等部門開展專項檢查,嚴防扶貧資金“跑冒漏滴”現象。注重追蹤問效,對扶貧項目資金開展績效評價,將考評結果作為扶貧資金分配的主要參考依據,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七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財政支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相關股室單位主動做好信息報送工作,積極宣傳我縣財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活動的工作亮點、特色點和創新點,真正做到以點帶面,整體推動,提升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整體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