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下稱新版《鼓勵目錄》)新增條目背后,是怎樣的產業導向?透露出什么信號?
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公開發布了新版《鼓勵目錄》。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修訂新版《鼓勵目錄》是當前形勢下進一步穩外資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也有利于進一步穩住外商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振外資預期和信心。總體考慮是,根據有關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和政策導向,按照“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原則開展修訂。持續鼓勵外資投向制造業,“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下稱“全國目錄”)新增或擴展元器件、零部件、裝備制造等條目;持續鼓勵外資投向生產性服務業,全國目錄新增或擴展專業設計、技術服務與開發等條目;持續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根據各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優勢,新增或擴展了“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下稱“中西部目錄”)有關條目。
(資料圖)
據了解,外資鼓勵類項目享受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對于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自用設備,除《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外,實行免征關稅政策;二是對于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和海南省鼓勵類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三是對于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修訂后的《鼓勵目錄》總條目1474條,與2020年版相比凈增加239條、修改167條。其中,全國目錄共519條,增加39條、修改85條;中西部目錄共955條,增加200條、修改82條。主要變化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全國目錄繼續將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終端產品領域,新增或修改航空地面設備、輝光放電質譜儀、透射電子顯微鏡、工業節水相關裝備等條目。零部件領域,新增或修改盾構機軸承、自動駕駛相關關鍵零部件、高性能輕金屬等條目。原材料領域,新增或修改高純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涂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等條目。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一平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有利于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目前,在裝備制造業等重點行業,部分設備關鍵組件需要依賴進口,短期內通過自主研發存在一定難度。因此,鼓勵外商投資進入元器件、零部件、裝備制造等領域,對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補短板強弱項具有重要作用。
“在引進外商投資工作中,立足本地比較優勢,綜合運用龍頭招商、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和資本招商等多種模式。以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為根本,將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最終形成錯位競爭發展的產業生態圈。”吳一平說。
“這體現了我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導向。”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碩士生導師鐘世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整體而言,新版《鼓勵目錄》也體現了二十大報告所提的“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
二是全國目錄將促進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作為修訂重點。技術服務領域,新增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節水的先進系統集成技術及服務,環境友好型技術開發應用,海上風電裝備和海洋新能源裝備設計研發等條目。商務服務領域,新增或修改退役風電葉片及廢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傳統能源清潔運營、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語言服務等條目。
鐘世虎指出,這體現了我國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導向。
三是結合各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比較優勢擴大中西部目錄鼓勵范圍。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在江西、安徽、河南、貴州、甘肅、寧夏、廣西等省區新增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相關產業條目。發揮傳統制造優勢,在重慶、四川、湖北、湖南、陜西等省市新增裝備制造等條目。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新增農畜產品加工等條目。提升沿邊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在西藏、新疆、云南等省區新增商貿物流、旅游休閑等條目。推動資源型地區綠色轉型,在山西、內蒙古等省區新增相關條目。
“這體現了我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導向,以充分發揮我國各大區域的內生比較優勢,借助外資形成的外生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綜合比較優勢。”鐘世虎說。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鐘輝勇對澎湃新聞表示,新版《鼓勵目錄》,一方面是存在明顯的行業導向,偏向先進制造業、先進服務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這也是鼓勵外商積極參與到中國經濟的產業轉型與升級,促進新發展格局下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也存在比較明顯的地區偏向,鼓勵外商積極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投資布局。
鐘世虎指出,總的來說,新版《鼓勵目錄》與二十大精神保持一致,充分體現了我國推動外資利用高質量發展的決心,但是要落實這一政策,吸引高質量外資進入關鍵在于不只要讓外資進得來,還要讓他們愿意來和留得住。“這就要求我們要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盡可能減少由于疫情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干擾,以減輕他們的后顧之憂,穩定他們的預期。畢竟無論對于國外投資者還是國內投資者,穩定的預期是最重要的,信心是黃金。”
鐘輝勇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外商會根據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比較優勢來綜合考慮,更多是在全球范圍選擇投資地區和產業。因此在吸引外資時,也需要從國際循環的角度,更好促進外資參與我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