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宣布將按程序批準深交所上市創業板ETF期權、中證500ETF期權。
創業板ETF期權是創業板首只ETF期權,也是首個面向創新成長類股票的風險管理工具,實現了深市單市場ETF期權“零”的突破。中證500ETF期權是首個基于中證500的期權產品,有利于市場精準管理中小市值股票風險。
市場人士認為,2只期權產品創新成長、中小市值特色突出,與已有品種重疊度低、互補性強,形成了風格多樣、相互補充的股票期權產品體系,既可以更好滿足市場多元化風險管理需求,也有助于投資者實現多樣化投資策略,對于增強市場韌性,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完善境內衍生品體系,豐富“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金融業態有著積極意義。
【資料圖】
新產品掛鉤指數成熟穩定
各具市場特色
此次2只深市期權新品種分別掛鉤創業板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推出后,深市期權產品體系對深市市值的覆蓋度從42.77%提升至59.69%,深交所將初步形成覆蓋創新成長、中小市值、大盤藍籌多層次特征的期權產品體系。
創業板ETF期權掛鉤的創業板指數“優創新、高成長”市場特色凸顯,市場需求強烈,與現有品種特征差異明顯。
首先,創業板指數成份股為創業板市值大、流動性好的100家高科技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股票,反映了創業板“優創新、高成長”的市場特色,指數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和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均約9成,創新成長特色鮮明。其次,創業板指數是平穩運行超過12年的成熟指數且相關指數基金規模達269億元(截至8月底),風險管理需求旺盛。再次,創業板指數與現有ETF期權品種對應的大盤藍籌指數風格差異明顯,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風險管理工具,也可以便利投資者構建更豐富的期現投資策略。
中證500ETF期權掛鉤的中證500指數知名度高,中小市值特色明顯,與現有品種互補性強。
一方面,中證500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不存在重合成份股,指數反映A股中小市值公司的市場表現。同時,指數行業分布較為均衡,單一行業權重占比最高僅2成,匯聚了新材料、半導體設備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中證500指數平穩運行超過15年,相關指數基金規模為581億元(截至8月底)。期權推出后,中證500指數將形成指數基金、期貨和期權“三位一體”的生態圈,指數產品生態將更成熟。
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
ETF期權是資本市場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于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深交所ETF期權于2019年12月23日開始試點,成功推出滬深300ETF期權品種,經過近3年的平穩運行,市場基礎不斷夯實,市場功能穩步發揮,為本次推出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深市期權市場運行安全平穩有序。交易活躍度合理,深市期權累計成交量達2億張,日均成交32萬張,日均持倉35萬張,成交持倉較為穩定。投資者理性參與,機構成交占比達66%。
分析人士認為,深交所上市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將發揮以下三方面作用:一是進一步豐富資本市場風險管理工具,有利于機構開發多樣化產品,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需要;二是為現貨提供保險,健全完善現貨市場穩定機制,增強市場活力和韌性;三是有助于資金增加對應ETF產品配置,促進ETF市場發展,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助力相關創新成長、中小上市公司吸引穩定的中長期投資群體,獲得更好的成長發展機會。
從長遠來看,在創業板注冊制落地兩周年之際,推出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夯實市場平穩運行基礎,為科技創新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更穩定的投融資環境,助力構建與“雙區”相匹配的資本市場生態體系,提升“雙區”金融服務能力,促進“雙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