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景順長城基金
周三晚間,傳來大消息,國常會定調: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A股勢頭何時能夠反轉?自去年12月13日以來的這一波深幅調整,已持續80個交易日,還要多久才能夠重回上升之勢?每一次大跌的原因,都不太一樣,但許多規律又都是相似的。我們試圖從歷史數據中,尋得一些安慰。
還要多久,大盤才能不跌?
2022年1季度經歷的下跌令人難以忍受,但拉長來看,相似的波動在歷史上已經反復出現。統計2015年以來上證指數發生較大回撤的時期,我們發現基本每一年市場都會面臨階段性大跌。
回顧過往十余年,我們發現,A股市場,波動和回撤是常態。2010年至今12個自然年度中,市場主流寬基指數和權益基金指數每年度基本均表現出劇烈回撤,滬深300有9年回撤超過15%,僅2017年一個年度回撤低于10%,即使在賺錢效應較好的2019年、2020年,最大回撤也達到15%。
與此同時,雖然每年都經歷大的回調,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大部分年份依然能取得較高的收益。
計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表現,平均來看一年下跌的時間超過45%,拉長時間到月,絕大部分的月份也處于下跌狀態。但如果把周期拉長,投資體驗可能加大改善,12個完整自然年度中有9年收益率為正。而隨著持有時間繼續拉長,收益率將進一步提高,分別從2017.03.26、2019.03.26持有至2022.3.25, 3 年、5 年的年化收益分別達到18.56% 、11.34% 。(數據來源Wind,分別從2017.03.26、2019.03.26計算至2022.03.25,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
歷次穿越3200點時入場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當前市場點位在3200點附近震蕩,我們統計了歷次上證指數穿越3200點時,買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收益情況,數據顯示即便短期內投資收益具備一定不確定性,或虧損,或盈利,但是只要耐心持有,拉長投資周期,有機會獲得不錯的收益。
風險提示:我國基金運作時間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基金虧了,多久能回本?
我們統計了銀河證券主動權益方向,成立滿五年的614只基金,這些基金在過去五年經歷最大回撤后,目前已有573只基金恢復下跌前的凈值,占比高達93%(時間: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其中用時最長的花了861天,用時最短的為62天,平均恢復天數為330天。
這樣看來,在經歷大幅回調后基金還是有機會可以回本的,但是回本的時間有長有短。不過,過長時間的等待也確實會讓投資者難以堅持,但巴菲特有一句名言“資本市場是財富再分配的系統,它將金錢從沒有耐心的人轉移到富有耐心的人”。所以當我們拉長投資時間等到虧損的基金回本后,要不要立馬就賣掉呢?據以上數據接著統計發現,這573只基金恢復凈值后再持有6個月的平均收益為23.21%,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著回本就賣了避避風險,很可能會錯過后續上漲的機會。
風險與回報相伴相生,短期的回調可能是為了蓄力后期更大的回彈 。尤其2018年,投資者普遍陷入對市場的深度懷疑時,回過頭來看卻是寶貴的入場時機。統計2015年以來偏股混合型基金歷次漲跌,數據顯示,每次波動都成為未來不斷向上的墊腳石,相對大盤取得顯著的收益。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歷史數據也難以直接預測未來。但是了解了這些歷史之后,我們的心態或許能夠更平和。就像我們知道黑夜過后太陽依然會升起,再次進入黑夜時,便不會再那么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