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日訊(記者 郭偉瑩)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中國網財經記者今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帶來多份議案。其中,一份議案聚焦完善“惠民保”管理制度,促進健康發展。
產品、合規等方面問題混亂
張琳表示,“惠民保”全稱是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全國28省122個地區244個地級市推出了177款“惠民?!保?.4億人次參保,保費約140億元?!盎菝癖!币蚱錁I務模式得到政府、商業保險機構以及第三方服務平臺等“大健康”主體的廣泛參與,在近兩年非常紅火,其保障范圍也逐步改進,更多地補充基本醫療保險的不足。
同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2021年6月2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銀保監局、保險公司、保險行業協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重點查處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參與惡意壓價竟爭;違規支付手續費;夸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拖賠惜賠;利用不正當手段套取、騙取醫療保險基金;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泄露參保人信息或擅自用于其它用途等9大違規行為。
另外,“惠民?!痹谝幏逗桶l展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當前的惠民保普遍采用“團險個做、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形式,與互聯網人身險監管規定、人身險銷售管理辦法等文件存在沖突,比如互聯網業務需要使用專屬條款,線上業務不得線下銷售等。
第二,目前各地惠民保牽頭落地的保險公司部門有政保部、大病部、團險部、電商部、個非部、健康險部等等,不盡相同,總公司對各地市在信息安全、互聯網合規、業務結算等方面沒有統一的管理,造成在產品、合規等方面的混亂。
第三,“惠民保”的理賠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規范,披露信息非常有限,網上可以看到的簡單賠付率從不足20%-99.88%,波動非常大,這樣不利于未來的產品設計和升級迭代。
第四,“惠民?!被緵]有真正的健康管理服務,不符合從保疾病到保健康的轉變。
建議完善產品設計、銷售管理等監管細則
基于此,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銀保監會從產品設計、銷售管理兩方面進一步出臺“惠民?!睒I務的監管細則。 建議出臺政策指引,由省級公司統籌項目,授權分公司服務落地,以商業性定位為出發點,明確惠民保業務的渠道屬性,個團分開。
第二, 建立惠民保信息披露機制。以年度為單位,從費用、賠付、參保等方面向社會公眾披露數據,增強公眾知情感,提升惠民保的獲得感。建議為惠民保業務劃定費用范圍,防止過低或者過高,淪為“經辦業務”或者“普而不惠”。
第三,鼓勵通過獨立第三方平臺歸集數據,加強共保模式下對各個保險公司的用戶數據安全保護。
第四,醫保局出臺政策,鼓勵醫保第三方IT外包商對保險行業豁免惠民保業務需要的醫保數據校驗、個賬查詢而產生的接口費用,堅持民生定位,打破數據孤島,促進醫保與商保的互聯互通。
第五,倡導醫藥企業以多方共付合適的方式參與惠民保,為商業保險助力新特藥的研發、推廣創造條件。
第六,考慮到籌資途徑多元,例如醫保個人專戶余額,建議人民銀行支持豁免惠民保的業務的支付通道費(銀聯、微信、支付寶等),鼓勵保險行業各類主體積極參與民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