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辦的江西省稻田福壽螺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現場評議會在余江區舉行。來自江西省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和江西省紅壤及種質資源研究所等單位專家、余江區農業農村局領導、植保技術人員和種糧大戶參加了評議活動。
據了解,福壽螺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進入我國。福壽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取食為害水生作物,造成作物嚴重減產;福壽螺是卷棘口吸蟲和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福壽螺的螺殼鋒利,殘留在田中的螺殼容易劃傷農民的手腳等方面。目前,福壽螺已被列入《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是江西省分布范圍最大、危害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生物之一。福壽螺對水生作物危害極大,對水稻的危害主要是取食水稻嫩芽和幼苗,造成缺苗少穗而減產。江西是水稻種植大省,目前福壽螺在我省大部分縣市的稻田均有分布為害,對我省水稻的安全生產構成了重大威脅。
由于福壽螺具有產卵期長、產卵量大、繁殖系數高,食譜廣,抗旱耐饑能力強等特性,使得福壽螺種群數量一直維持較高水平,單一使用某種技術措施并不能達到持續控制其為害的目標。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黃水金研究員團隊創新應用農業防治措施、物理措施、稻鴨共育和藥劑防治等技術控制稻田福壽螺發生危害,構建了對福壽螺高效且環境友好型綜合防除技術體系,在福壽螺綜合防控技術應用示范區,對福壽螺的防治效果在92.71%以上,增產率達16.4%。專家組考察了試驗示范現場,認真聽取匯報,核算示范區測產產量后,對福壽螺綜合防除技術體系的實施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議加大技術示范與應用推廣力度。
外來物種入侵防控事關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各地各部門空前重視外來入侵生物的監測與防控工作。目前,外來入侵生物福壽螺在我省的擴散蔓延速度非??欤浞植紖^域不斷擴大,嚴重威脅作物生產安全、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通過本項目實施,將為指導全省各地對福壽螺進行綜合防控,有效遏制其在我省的擴散蔓延,形成長效的控害機制打下堅實基礎。(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孫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