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中歐瑞博成立境外基金;神州牧基金辛宇緊鑼密鼓地籌劃境外基金產品;重陽投資成立重陽國際……在中國資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大波私募開始“出海”。
火山財富注意到,私募2016年發行境外產品已達13只,較2015年相比,已完成去年的65%,且發行正逐步提速。
不過,前有“私募教父”趙丹陽2011年投資印度市場遇重挫的先例,境外市場讓不少在境內成長的機構望而卻步。但“資產配置荒”背景下,高凈值客戶日益增長的境外配置需求和私募機構拓展需求,讓越來越多的人聚焦“出海”。
私募境外基金加速發行
由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團隊設立并管理的境外基金——中歐瑞博中國成長基金,于2016年6月發行,6月30日結束募集并正式成立。火山財富注意到,不光是中歐瑞博,其他陽光私募“出海”的速度也在加快,一波境外布局潮正在私募圈掀起。
如裘國根掌舵的重陽投資在香港成立重陽國際,近期發行成立了重陽海外基金;上海大型私募富善投資最近拿到了香港資管通行證9號牌照;去年私募冠軍辛宇領銜的神州牧基金完成了公司注冊,計劃發行一只境外對沖基金;前景順長城基金明星基金經理王鵬輝的望正資本,不久前也在香港注冊了望正資產管理公司。
從私募排排網數據來看,2012年陽光私募共成立5只境外基金;2013年共成立3只,包括天馬資產的天馬全球基金、北京源樂晟的Longrising China Growth;2014年共成立5只,包括星石投資在12月19日成立的Haitong China Select Investment Fund S。P。進入2015年,全年共成立20只境外基金,尚誠資產、上海映雪投資和金锝資產等知名私募都加入該陣營。今年以來截至發稿,更有13只境外基金發行成立。
“我們跟各種券商端、交易通道端都在接觸,已經確定了交易架構。如果快的話,11月,我們的第一期境外基金就可以發完。第一期基金2500萬美元左右,資金來源于海外華人,致力于做全球資產配置,不設明確的地域偏好,美股、港股、外匯、期貨和衍生品都做。如果只做港股,那就和我們的想法背道而馳了,從遼闊的A股走向狹小的港股市場,我認為這不叫‘出海’。”神州牧基金董事長辛宇表示。
辛宇稱,神州牧基金“出海”的第一步是腳踏實地,做好準備工作,了解境外交易規則、監管規則,主要團隊還是以境內為主,不過首先立足于留學歸國人才。第二步,隨著各方面提高,會加大募集規模。第三步,才是真正的國際化。
“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金融資本具有全球化的視野,私募去境外試水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這也是投資行業發展的2.0版本。”前海旗隆基金董事長代雪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