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與驕龍資管有關的六大資管產品合計持有的廣汽集團股份規模已達到22551.73萬股。而根據前述計算結果可知,廣汽集團實際可交易A股規模僅為3.62億股,驕龍資管旗下產品已掌控廣汽集團可流通籌碼的六成以上,兩相對比足見“驕龍系”控盤局面之穩固。
但繁華背后,驕龍資管正在挑戰監管智慧和底線。
《證券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禁止)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對照該條款,“驕龍系”的上述行為難逃市場操縱的嫌疑。
“關聯人”賬戶穿梭股東榜
有數個自然人賬戶與“驕龍系”的資管產品在相關上市公司股東榜中穿插出擊、閃進閃退、時分時合,且多與驕龍資管淵源深厚。是“倒手”還是“暗籌”,有待監管介入。
還有一個問題是,上述出現在廣汽集團前十大股東序列的六大資管產品,就囊括了“驕龍系”對廣汽集團的全部持股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先了解一下兇猛吸籌的背后,敢將廣汽集團視為口中“獵物”的驕龍資管究竟有何背景?
相關工商信息顯示,成立于2014年12月24日的驕龍資管,最初注冊資本為1億元,自然人王德亮和張本分別認繳9000萬元和1000萬元出資,該公司2015年年報顯示的企業通信地址是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6105B-06房。
記者8月11日實地探訪證實,上述地址應是驕龍資管的辦公場所。透過玻璃門可見其裝修較為豪華,內部空間也較為寬綽,因地處天河區新城中心位置且高居61層,辦公室視野極佳。不過,雖是工作日,現場卻未見任何工作人員。
同樣讓人難覓蹤跡的還有驕龍資管的兩位初創股東,或是出于低調隱居幕后等因素考慮,王德亮和張本在去年10月末將所持驕龍資管相關股權全部轉讓給了自然人王宇涵。今年1月26日,表面上由王宇涵掌控的驕龍資管,又將公司注冊資本由1億元減至1000萬元,王宇涵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經理。
上述背景資料看似平常實則信息量十足。記者調查發現,在驕龍資管旗下各資管產品持續買入廣汽集團股份過程中,多個疑似其“關聯方”的自然人賬戶也頻繁進出廣汽集團股東榜。
如在2015年第二季度,即“驕龍系”資金初步建倉廣汽集團之際時,除驕龍3號、驕龍1號、驕龍2號外,還有兩位自然人股東也進入了廣汽集團前十大股東序列。根據當時的半年報數據,自然人魏兆琪截至報告期末持有廣汽集團3854.25萬股(位列第四大股東)、自然人王云持有873.10萬股。
先看魏兆琪,表面來看其似乎與驕龍資管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不過,記者查閱中鎢高新2004年4月的一則公告時卻發現了一些二者間的“淵源”。根據該公告,中鎢高新當時的大股東廣州中科信集團的股權結構為:王德亮持股33.3%,魏兆琪持股12.7%。
此外,記者從工商部門獲得的信息顯示,張本(與驕龍資管的初創股東張本同名)也曾經是廣州中科信集團的股東,而且還曾是法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