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電解槽、合成氨設備持續運轉,大型液氨貯罐保持著-33℃,以保證產品的低溫安全儲存……日前,遠景科技集團打造的我國規模最大的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在內蒙古赤峰正式投產,項目一期年產32萬噸綠色合成氨,標志著我國綠色氫氨產業從示范探索邁入規?;虡I運營的新階段。
綠色氫氨項目是指將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綠氨合成等多個環節緊密結合的項目模式,可將可再生能源電力轉化為氫能及氫基化合物進行儲存與運輸,有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
綠色氫氨的規模化生產,核心依托于充足的綠色電力保障。作為國家二類風光資源富集區,赤峰年風電、光伏等效利用小時數最高分別可達4000小時和2000小時,新能源可開發潛力超過5300萬千瓦。據了解,截至2024年,該市新能源裝機已突破1000萬千瓦,較兩年前實現翻番。當前,赤峰市正圍繞自治區戰略部署,全力構建新能源全鏈條產業集群體系。
如何高效、穩定地將這些綠色電力轉化為可儲存、可運輸的氫氨醇產品,實現風光儲與氫氨醇生產的高效協同?這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所在。
“該項目借助AI驅動、‘隨風而動’的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實現100%綠電直連,做到風光儲與氫氨醇生產的動態耦合。”遠景氫能總工程師張健介紹,這個系統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能源指揮家”,可以實時感知并準確預測風光能源的脈動,并以秒級速度進行人工智能運算,提前指揮工廠每一個生產單元協同,解決了關鍵材料“卡脖子”問題,并大大降低能耗和成本。
綠色合成氨不僅是關鍵的零碳工業原料,更是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載體,被譽為“綠色石油”。遠景赤峰項目的核心價值在于構建了完整的“綠電—綠氫—綠氨”零碳工業鏈條,依托創新工藝與全流程綠色能源驅動,擺脫了傳統合成氨生產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據介紹,傳統灰氨生產依賴天然氣或煤炭制氫,再與氮氣反應合成氨,每噸煤制灰氨伴隨近4噸碳排放。而綠氨則取之自然,真正實現了“從風中創造”,產品碳足跡趨近于零。
綠色合成氨兼具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拔覀兩a的綠色液氨具備顯著成本優勢,一個投資約1.5億元的氨罐,可儲存相當于1億度電的能量;如果達到同等儲能規模,常規儲能設施投資則高達約600億元?!边h景科技集團董事長張雷說。
據悉,上述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一期配套143萬千瓦風電光伏及680兆瓦時儲能系統,年產綠色合成氨達32萬噸。按照規劃,三期全部投產后總產能將達152萬噸。(記者李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