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一輪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周期開啟 環保督察力度加大)
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被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污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堅戰之一;污染防治七大戰役正陸續打響;環保督察專項行動力度持續加大。據上證報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受到環保處罰。多位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在各方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將開啟新一輪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周期。
構建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黨的十九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再次強化“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生態文明正式寫入國家根本法,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
今年4月,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先后掛牌。深化機構改革,有助于治愈生態環保領域“九龍治水”的沉疴。這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
2018年,污染防治七大戰役正式打響,藍天保衛戰成為重中之重。環保稅順利開征,排污許可制度進一步推進,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全面展開,環保督察持續深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生態環保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未來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內容和提法出現。在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方面,可能也會有一些新的措施。
環保督察力度不斷加大
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從推出的那一刻起就定位于高規格。
不到兩年時間,中央環保督察組對31個省(區、市)存在環境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覆蓋式的督察,解決了8萬多個環境問題;問責了18199名黨政領導干部(其中處級以上領導干部875人)。同時,26個省份已開展或正在開展省級層面環保督察。
生態環境部公開信息顯示,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3.5萬余件,累計立案處罰2.9萬家,罰款約14.3億元;立案偵查1518件,拘留1527人;約談黨政領導干部18448人,問責18199人。
按照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的說法,環保督察就是奔著問題和責任去的,將督察問題、解決問題、壓實責任作為重中之重。
進入2018年,環保督察整治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據上證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收到各地環保局出具的環保罰單,而去年同期僅為1家,其中折射出相關部門從嚴治理環境的堅決態度。
一個顯著變化就是生態環境部重拳打擊各類環境污染事件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今年4月20日到23日,該部就接連查處7宗違法問題;5月7日又聯合住建部啟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5月9日啟動“清廢行動2018”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安全等。
在督察工作推動下,長效機制也在完善。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環保督察要一抓到底,以“釘釘子”的精神,咬住了就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