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全資或控股六家公司
諾華在1996年由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合并而成。根據介紹,諾華專注于具有全球規模和創新能力的三大業務——創新藥、眼科保健和非專利藥。諾華旗下擁有諾華制藥、愛爾康、山德士等主要子公司。目前,諾華在中國擁有諾華制藥和諾華腫瘤(創新藥)、愛爾康(眼科保健)以及山德士(非專利藥)等業務,在中國建有三大生產基地和兩大研發中心,全資或控股的公司共有六家。諾華上海園區是諾華繼瑞士巴塞爾、美國劍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
2017年,諾華全球凈銷售額為491.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固定匯率,按美元增長1%)營業收入達86.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固定匯率,按美元增長4%),全年凈利潤77.03億美元,增長2%(固定匯率,按美元增長1%),超過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于各子公司較高的利潤增長。
諾華稱,Cosentyx和諾欣妥等產品的強勢增長,彌補了格列衛專利到期導致的不利影響。其中Cosentyx在2017年銷售額達21億美元,諾欣妥2017年的銷售額達5.07億美元。
此外,諾華曾被曝光過數起行賄案件。最近在2月22日,希臘議會通過決議,決定成立一個議會特別委員會,調查諾華行賄案,希臘2名前總理和8名前高官將接受調查。據媒體此前報道,諾華還曾因行賄在韓國遭數次處罰。
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未能實現醫藥分離的情況下,處于利益的動機,類似的行賄、向醫生返點的行為,難以徹底杜絕。不過隨著“兩票制”的逐步落地,過票數量減少,流通環節中的腐敗與偷漏稅現象有望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