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A股就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宣布進軍區塊鏈領域,諸多公司的股價自2018年以來漲幅都超過了20%。
以迅雷、暴風、人人網等公司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企業試圖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的轉型,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僅僅發表了意圖進行區塊鏈研究的公告,并無實際研究成果或創新。
2018年1月5日,受海外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暴漲的刺激,A股眾多與區塊鏈沾邊的上市公司股價也開始普漲。
然而僅一周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發布了一則“關于防范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直指迅雷發行的以“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的IMO融資模式,稱其存在風險隱患。
以迅雷、暴風、人人網等公司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企業試圖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的轉型,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其實是一種去中心的分布式記賬方式,大部分上市公司僅僅發表了意圖進行區塊鏈研究的公告,并無實際研究成果或創新。
這究竟是一場資本市場套利,還是貨真價實的商業模式?
2017年年底,人人網在股東溝通會上宣布進軍區塊鏈行業。據其發布的RRCoin白皮書稱,公司打算依托人人網自身的社交網絡,建立起一個開源性的區塊鏈平臺,打通目前的直播、商業推廣、社交游戲、錢包應用等場景。
該項目最大的亮點在于該區塊鏈將發行10億枚RRCoin貨幣,其中40%用于私募,25%將用于RRCoin基金(負責技術開發及平臺運營),15%則用于市場運營和研發,剩下的20%代幣將用于社區商務合作。
具體來看,RRCoin承載著人人區塊鏈的支付功能,譬如在直播應用中的打賞功能,觀眾支付RRCoin給主播,直播開發者和主播按一定比例分成。如果開發者的直播服務被更多的主播使用,開發者對社區的貢獻越大,就能獲得平臺獎勵的代幣。
正是這一點引起了監管關注,在項目宣布啟動僅數日后,人人網遭遇監管約談,項目被立即叫停。有業內資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該項目慘遭腰斬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向私募投資人進行募集。
根據上述《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利用ICO代幣進行公開融資的行為已被認定為違法行為,任何利用代幣進行社會資金募集的行為都將被視作違法犯罪活動,而人人網利用RRCoin與私募投資者對接吸收投資資金明顯觸犯了法律紅線。
然而在央行嚴令禁止下,很多企業為何仍然敢于冒進突圍?
在正式宣布區塊鏈項目后,人人網的股價在隨后兩日內暴漲近80%,一度達到18.7美元/股,創出五年來新高。而在此次股價大幅上漲之前,這家公司自2012年起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70%,并始終在低位盤旋。
具體分析公司的成交量和持倉情況更為清晰。數據顯示,自2017年11月后,小部分的機構資金開始增倉人人網,公司股價在12月開始小幅陸續回升。直到區塊鏈計劃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公司的股價仍較為平穩,最初交易量并不大,在消息發酵一段時間后才顯示出人氣,并導致了第二天股價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機構數量和持倉比例反而較此前出現了小幅下降,表明有機構在減倉人人網。可見公司股價前期上漲更多來源于主力資金,此次股價飆升的主力資金是來源于散戶交易,而非機構投資人。
截至2018年1月9日,公司的股價再度回到了12.55美元/股,距離近日最高股價已經跌去近50%,交易量也迅速回落。
仔細分析,類似RRcoin貨幣的分配制度與傳統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性質并不相同,在功能上更類似騰訊Q幣這樣的內部交易貨幣和平臺燃料貨幣,而且是可以通過法定貨幣進行籌資的工具。
這被稱作“類區塊鏈技術”,屬于高度中心化且可以操控的,客觀上能夠快速吸引市場中的熱錢,充當助推公司股價或者規模上升的工具。
由此衍生出的問題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判斷?
總結出“靠譜”區塊鏈的三個要點:一是要真實可實現,即交易上具有可行性;二是穩定不脆弱,在技術上要穩定成熟;三是要能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