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上周五,滬深兩市共有105只個股市凈率均在1倍以下,其中,包括華夏銀行(0.70倍)、贛粵高速(600269)(0.71倍)、華映科技(000536)(0.72倍)、信達地產(600657)(0.72倍)、中煤能源(601898)(0.72倍)等在內的19只個股市凈率均低于0.8倍。
二級市場中,上述105只破凈股自5月23日大盤回調以來,僅有華電國際(600027)、皖能電力(000543)2只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其余103只個股期間股價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ST慧業、永泰能源(600157)、現代投資(000900)、海德股份(000567)等4只個股期間調整幅度較為明顯,期間累計跌幅均達到15%以上,分別為:-15.02%、-16.52%、-23.04%、-26.65%。
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上述105只破凈股主要集中于銀行、房地產、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采掘等五大行業,其中,銀行業破凈股數量達到15只,房地產行業共有14只破凈股,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采掘等三行業破凈股數量均為10只。
業績面上,上述五大行業中破凈股數量居前的銀行板塊,一季報業績表現最為亮眼,共有14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93.33%,杭州銀行(600926)、上海銀行(601229)、江蘇銀行(600919)等3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此外,房地產、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采掘等四板塊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的公司家數占比分別為50%、50%、60%、60%。
機構評級方面,近30日內,15只破凈銀行股均受到機構推薦,其中,工商銀行(8家)、上海銀行(6家)、光大銀行(4家)、中國銀行(4家)等4只個股期間均受到4家及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5只破發股估值優勢明顯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上周五,滬深兩市共有241家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其中,177只個股破發幅度均在50%以上,包括ST銳電(601558)、金杯汽車(600609)、龐大集團(601258)、冠城大通(600067)、廣匯物流(600603)等在內的20只個股破發幅度更是超過90%。
從業績角度來看,上述241家股價跌破發行價的公司中,有106家公司已披露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報告期內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62家,占比近六成。具體來看,13家公司中報凈利潤有望實現同比翻番,其中,海普瑞(002399)、亞瑪頓(002623)2家公司均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逾5倍,山東礦機(002526)、山東墨龍(002490)、林州重機(002535)、天原集團(002386)等4家公司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200%以上。另外,北玻股份(002613)、*ST寶鼎(002552)、美邦服飾(002269)、新筑股份(002480)、毅昌股份(002420)、人人樂(002336)等6家公司中報業績也均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二級市場表現方面,上述62只業績預喜股中,僅有新筑股份、人人樂、眾業達(002441)、海普瑞等4只個股自5月23日以來實現上漲,其余個股期間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成都路橋(002628)、焦點科技(002315)、勤上股份(002638)、普邦股份(002663)、華斯股份(002494)、藍豐生化(002513)、潤邦股份(002483)、雷柏科技(002577)、山東墨龍、天原集團、英飛拓(002528)、利君股份(002651)、山東礦機等13只個股期間累計跌幅均在10%以上。
通過對上述業績預喜股估值進一步梳理發現,安陽鋼鐵(600569)、江蘇國信(002608)、杭鍋股份(002534)、徐家匯(002561)、愛施德(002416)等5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
近1億元大單逆市搶籌6只破增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在今年以來已實施增定的個股中,截至上周五,共有52只個股股價跌破增發價。
市場表現方面,上述52只個股中,航天長峰(600855)、世嘉科技(002796)2只個股自5月23日以來累計上漲均在5%以上,東杰智能(300486)、雪萊特(002076)、圍海股份(002586)、文化長城(300089)、黑牛食品(002387)、榮科科技(300290)等6只個股期間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業績方面,上述52家破增的公司中,已有21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16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近八成。具體來看,軸研科技(002046)、圍海股份2家公司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均有望同比增長在200%以上,順灝股份(002565)、康尼機電(603111)2家公司也均預計中報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
資金流向方面,盡管5月23日以來大盤整體呈現回調整理的態勢,但仍有9只破增股期間受到大單資金的逆市搶籌,其中,航天長峰(4844.73萬元)、世嘉科技(2752.86萬元)2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2000萬元,文化長城(930.67萬元)、金冠電氣(300510)(424.50萬元)、圍海股份(222.27萬元)、恒泰實達(300513)(108.38萬元)等4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100萬元以上,上述6只個股共計吸金9283.42萬元。
對于期間股價實現上漲,并受到大單資金青睞的航天長峰,中泰證券表示,歷經多次資本運作,目前公司主要聚焦安保科技、醫療器械和電子信息三大業務,產品涉及平安城市、安保科技建設、公安警務信息化、安全生產監管、醫療器械、特種計算機、紅外光電產品等多個業務領域,2017年,三大主業收入集中度提升至99%以上,業績將實現穩定增長,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51億元、0.5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32.16%、15.42%、10.37%,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13元、0.16元、0.17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