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路面,綠意盎然的公園,恬靜安謐的小區……走進開封,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味道”撲面而來。這一切都彰顯著城市的文明底色。記者11月28日獲悉,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開封市注重從細微處著手,下足“繡花功夫”,對標對表文明城市創建各項要求,落實落細創文舉措,全方位查漏補缺,做到全員參與、全域推進、全面創建,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創文為針,惠民為線。開封市從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切身、最日常的實際問題入手,對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行改造提升完善,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紅利”。投入專項資金提升改造市區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同時將創建工作與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由點及線,拉線成面。開封市對城區所有背街小巷進行了修繕,確保街巷道路路面硬化、平整,完善了排水設施,裝燈率和亮燈率達到100%。申請中央資金對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機關單位拆墻透綠、劃設道路標線、安裝道路護欄、設置交通標識、修補道路坑槽、管線入地施工、施劃機動車停車位、電動自行車上牌……一系列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讓群眾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全面提升。
志愿服務,增光添彩。開封市建立健全創建工作長效機制,不斷把創建觸角向城市“里子”延伸,讓城市有“厚度”更有“溫度”。滿眼盡是“志愿紅”。如今,在開封市處處可見志愿者的身影。該市通過開展理論宣講、文明交通宣傳、疫情防控、敬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營造濃厚創文氛圍。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封市文明志愿者深入社區、小區、村莊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卡點值守、流動人口排查等工作。結合開封市住宅小區治理“五治融合”方案,成立“五治融合”道德教化領導小組,積極動員文明單位參與小區志愿服務活動,選取一批住宅小區開展道德教化試點工作,開展文明新風教育、清潔家園活動,提升了住宅小區道德治理水平,營造了更加優美、整潔、文明、宜居的城市環境。
文明實踐,豐富多彩。今年,開封市新建成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廣泛開展疫情防控、文明鄉風、科技興農、法律服務、清潔家園、“孝善敬老”愛心餃子宴等文明實踐活動,倡導新時代文明新風尚,助推鄉村振興。建立完善縣區 “一約五會”(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協會、紅娘協會)制度,通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探索建立孝善理事會、孝善敬老基金,在各區鄉村形成家庭孝心養老、社會善心敬老的良好風尚。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好鄉賢、道德模范、祥符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等評選和文明單位創建、結對幫扶等活動,促進群眾學習榜樣、爭當先進,引導向善向上的文明新風。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