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支持工業企業災后恢復發展。在制定救災資金分配方案時,將工商業企業損失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累計發放工業企業救災補貼5032萬元。優先支持受災企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對企業軟件、設備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的,按照不超過實際投資的30%給予后補助,最高補助1000萬元,對“頭雁企業”最高補助2000萬元。及時上報安陽市受災制造業企業恢復重建情況,投入資金2.57億元,支持制造業水毀設施修復改造。
二是支持商貿服務行業災后恢復重建。自7月30日起,對全市城鄉小商戶幫扶救助資金撥付進展情況進行日統計匯總,督導有關縣(市、區)將救助資金盡快撥付企業。及時下達資金2030萬元,通過發放一定時期房租補貼等方式,支持受損嚴重的商貿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盡快恢復生產。
三是緩解企業資金難題。加強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和放大效應,聯合安陽市金融工作局設立5000萬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貸款代償補償降費獎補資金池,降低擔保服務門檻,緩解安陽市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帶動安陽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因受自然災害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提供貸款擔保。落實災后重建專項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督各縣(市、區)財政部門促積極設立專項信貸風險補償金,制定資金使用方案,深入做好組織實施工作。截至11月4日,安陽市滑縣、林州市、安陽縣、湯陰縣、內黃縣、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專項信貸風險補償金已籌集到位,共審批授信信用貸款233筆、6245萬元,已發放貸款225筆、6027萬元。